Array|白居易:我的春光我的路

Array|白居易:我的春光我的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阿杜
公元八世纪后期的一天 ,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长安 。
东市附近的街道上 , 行走着一位少年 。只见他一袭青袍 , 面白无须 , 青涩中不乏成熟与稳重 。
少年在一位大户人家的门口徘徊了许久 , 眼看着各色人物从门口进进出出 , 天色渐晚 , 门口清静了下来 。少年走上前去 , 叩开大门 , 递上了自己的名贴和文稿 。
这位年轻人叫白居易 , 读书过目不忘的他 , 十几岁便熟记了《论语》《诗经》等经书 , 且诗词文章 , 信手拈来 , 在当地小有名气 。
这不 , 十六岁的他便自信满满 , 听说京城文人聚集 , 就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京城 , 拜访名人 , 以求更大的发展 。今天他要求见的人是在朝中担任著作佐郎的大诗人顾况 。
傍晚 , 顾大人忙了一天 , 正欲进餐 , 听说一个十多岁的书生求见 , 他充满了好奇 。当他打开名贴看到“白居易”三个字时 , 他却笑了 , 戏曰:“米价方贵 , 居亦弗易!”
他耐着性子继续翻看诗稿 , 当看到第一首诗时 , “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的句子惊得他张大了嘴巴 。
缓过神来 , “道得个语 , 居即易矣!”顾大人感叹 。忙令仆人引进白居易 。
以上是唐代《幽闲鼓吹》中的记载 , 其真实性已不可考 。但这位白居易 , 后来确实如他的名字一样 , 事业有成 , 在长安城中买了房安了家 , 且较长时间地居住着 。
纵观白居易的一生 , 进京赶考、定居长安、贬谪江州、外放杭州、终老洛阳 。虽然最后平安“落地” , 但在践行他“达则兼济天下 , 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观路上 , 也非一帆风顺的 。
生活中 , 民生、亲情、友情、美景常常触动他的内心 , 特别是春天来临 , 明媚的春光更让他动情并把他的情寄寓到了诗章中 。
春光中 , 战乱下 , 我更惦念亲情
话说在唐代有这么一个职务叫节度使 , 原本是朝廷在有军事需要的地区临时派驻的军事官员 , 没有多大权力 。但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 , 他的权力越来越大 , 最后掌握了一个地区的军政大权 , 成了名副其实的地方诸侯 。
权力大了野心就大 , 唐朝最典型的就是河阳节度使安禄山的叛乱 , 大大削弱了李唐的国势 。之后 , 节度使叛乱屡有发生 。
贞元十五年 , 在河南境内 , 先是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发动了叛乱 , 随之彰义节度使吴少诚又发动叛乱 , 朝廷急忙派出部队镇压 , 一时间 , 河南境内战火纷起、民生凋敝 , 行经河南的漕运大受影响 , 关内地区粮食供应不上 , 饿殍遍地 。
地方的叛乱没有影响中央事务的运作 , 次年春 , 长安的科举考试照常进行 , 28岁的白居易考中进士 , 这是家族的大事 , 他需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 , 于是 , 他东归省亲 。
春天是万物复苏 , 生机勃勃的季节 , 按照以往 , 他原本可以伴着春风 , 迎着花香 , 荣耀而归 。然而战乱带来的凄凉景象 , 让路上的他心里笼上了一层阴云 。
满目荒芜的田野 , 流离失所的难民 , 让他十分难过 。夜里 , 他久久不能入睡 , 天上升起的一轮明月 , 把皎洁的月光洒进屋内 。他披衣起床 , 仰望天空 , 天上的月亮是那么的圆 , 而自己的家乡却正经历灾难 , 许多家庭骨肉分离 。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兄弟姊妹们 , 小时候 , 大家经常在一起玩耍、游戏 , 相亲相爱 。而今 , 大家为了生计而奔波在各地 , 难以相见 , 也不知他们的境况如何?
时难年荒世业空 , 弟兄羁旅各西东 。
田园寥落干戈后 , 骨肉流离道路中 。
吊影分为千里雁 , 辞根散作九秋蓬 。
共看明月应垂泪 , 一夜乡心五处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