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大学生就业难 需破解“有业不就”

_原题为 大学生就业难 需破解“有业不就”
近年来 , 大学生就业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 对用人单位招聘带来冲击 , 也打乱了毕业生求职和就业的节奏 。 疫情之下 , 政府、社会、高校都采取了各种措施 , 千方百计确保这一届毕业生能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 各高校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和渠道 , 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 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874万人 , 其中一部分学生继续升学不进入职场 , 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去年秋季招聘中已经落实工作 。 单从数字上看 , 2020届高校毕业生面对的岗位需求还是可以保障的 , 可以说绝大部分毕业生并不缺少就业机会 。 然而现实中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时仍未落实就业 , 处于待就业状态 。 由此 ,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 除了继续扩大岗位供给 , 给予学生更多岗位选择之外 , 还需要特别关注“有业不就”的问题 , 探究产生的原因 , 对症下药才能有效解决“就业难” 。
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发现 , 这部分学生一类是有就业意愿 , 但总觉得眼前的工作不适合自己 , 不愿意贸然把自己“签”出去 , 他们往往被一些观念束缚 , 比如“第一份工作找不好 , 后面要转行或者跳槽就很难了”“职业起点很重要 ,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 如果要进一步追问他们觉得什么是适合的工作 , 很多人可能回答不上来 , 或者过分关注岗位本身的条件而忽略自身是否具备与之匹配的能力 , 甚至连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素养要求都不甚清楚 。 另一类是无就业意愿 , 准备来年继续考研或者出国深造 。 这类学生除了少数希望通过深造为未来从事学术科研打下基础 , 大部分是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或者是换到热门专业来提升未来就业时的竞争力 。
【工作|大学生就业难 需破解“有业不就”】无论有无就业意愿 , 破解“有业不就”的关键是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指导 。 首先是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 正确认识第一份工作的意义 , 摒弃对就业和个人发展的不合理观念 。 笔者认为 , 第一份工作应该是毕业生踏入社会后的另一所大学 , 教会毕业生必要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 也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尝试 , 学习独立思考 , 逐渐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职业方向 。 先就业再择业 , 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是“想”出来的 , 而是经过实践和思考后“悟”出来的 。
其次是引导学生树立持续规划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 未来的职业形态是越来越多的打破边界 , 具有更多的流动性、开放性和多元化 。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 不断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创造新的机会和可能 , 也随时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 。 单靠学历教育储备应对未来变化需要的知识技能是不够的 , 个人需要通过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 不断重构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 以适应多变的工作要求和把握全新的职业机会 。 事实上 , 我们现在已经能够观察到 , 雇主在招聘时更加关注求职者的基本素质和可培训能力 , 对专业对口的要求正在弱化 。 生涯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也有能力从职业发展趋势和个人长期发展的维度上 , 去思考和决策毕业后是工作还是升学 , 升学是为了什么 , 工作又能够积累什么 。
再其次是引导学生关注“软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多年雇主调查的结果也表明 , 除了专业知识 ,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习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软性技能和素质非常看重 。 这些软技能往往比专业知识具备更强的可迁移性 , 是未来任何时代、从事任何行业和职业都适用的 。
此次疫情波及行业广泛、影响持久 , 但一些行业却逆势上行 , 在危机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 比如互联网相关行业 , 并且客观上推动不少传统行业依托互联网平台形成新的发展业态 。 可以说 , 未来行业发展的“互联网+”趋势更加显现 。
互联网的发展 , 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是否会替代人的工作角色 , 一度有很多的讨论 。 目前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 , “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新的工作模式 。 人的工作角色可能更多转向后台的管理、监督、评估、交流等内容 , 人的岗位价值更应该突出创造性和创新性 , 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机器创造更多的价值 。 人可以不再固定在某个特定的工作岗位上 , 工作的流动性得以增加 , 因此传统职业观念中看重“工作稳定”的价值主张需要改变 , 应该树立适应变化、拥抱变化、利用变化的职业理念 。 传统的在求职时关注“专业对口”的理念也需要改变 , 大学生不能仅仅寻找与自己现在的专业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 更应该在大学期间和踏入职场后主动培养与自己期待工作相匹配的知识和能力 。 可以预见 , 在未来职场中 , 人更多是要学会如何思考自己的岗位价值、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 而这些正是生涯发展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和内容 。
(作者系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 , 原载《光明日报》 , 有删改)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10日第2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