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日报|宇宙博物馆,我们一起去春游 | 科幻小说( 二 )
不用担心这会令展品失实 , “日照时长”展厅里会做出的参数调整是极小的 。 毕竟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文明的切片状态 , 而不是非得要这些复制品走上如纪录片一般与原生物一模一样的发展途径 。 鲜活的个体行为已经是最好的观察样本 。
以门口这个展品为例 , 它是较常见的形式:恒星系里某颗能量最适宜的行星上演化出星系内唯一文明 。 潜镜头里应该能看见这些烷基生物正在全球的岛屿上修建固体防御工事 , 这对气体生物来说是很困难的 , 但他们即不明白为什么海水在过去几百年里变得越来越剧烈了 , 也不能眼看着海洋淹没家园 , 只能先应付眼前的危机 。
通常一个星区在经历了初始沸腾之后 , 会逐渐趋于稳定与熵增速度减缓 , 行星会在公转与自转的力平衡中维持被恒星辐射包裹的能量状态 , 于是这种稳定就成为了生命不可避免又毫不明显的前提 , 期间出现的生物和文明系统都适应着这种前提运行 。 此时博物馆在复制文明的自转速度上加减一个千万分之一尺度的加速度 , 并且放任这个凭空出现的自转加速度在星系运动中被引力拉平 。 文明所处的环境辐射将在极缓慢的速度下 , 逐渐变得过长或过短 , 又或者过不均 , 这就造出了一个不至于令文明覆灭的生存环境波动 。
如此改变了“日照时长”的复制文明恒星系 , 大体上还是和原来文明所处环境差不多 , 环境变化无论如何会被文明内的个体归因解析到合理范围 , 可能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看似是自然灾害的动静 , 但不至于影响这些复制品按照原本的方式生存一段时间 。 这段时间就是大家观察学习的好时机 。
04
第二个系列展馆的名字是“节律变化” 。 在上一个展馆里 , 我们担心稳定文明发展带来让他们离开展览盒的技术 , 所以为他们设置了微量环境变化作为阻碍 , 同时又要保证这些阻碍不会强烈到毁灭复制文明的程度 。 “节律变化”展馆里的复制文明则完全不需要这样精心的持续维护 , 他们都将在技术爆炸前迎来无法避免的灭亡 。
现在我们目所能及看到的文明 , 在很短的时间里自生又被迫自灭了 。 博物馆复制的时间点 , 是这些文明最靠近兴盛的春末夏初 , 也是它们的代表性时期 , 最辉煌和特殊的发展一般都在这一阶段 。 他们遵循各自的规律 , 从荒芜的生命寒冬破土而出 , 在对自己而言称得上是贫瘠的地方一点点向鼎盛时期的夏季发展 , 接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快速落入秋冬的灭亡 。
处于绝对零度的物质不会变化 , 那里没有生命 , 也没有文明 。
信息传递以物质变化为前提 , 物质变化的外因是包裹它的物理环境场在施展作用 。
当一团物质的变化规律复杂到一定的程度 , 而且这个规律里包含了一部分自我复制时 , 就可以称之为生命 , 生命是物质复杂而规律变化的直接结果 。
当生命以逐渐高效的方式处理和传递信息 , 使得信息和生命在互相依存中同时传承与迭代 , 便可以称之为文明 。 生命浸泡在文明中生长 , 文明在生命中发展壮大 , 两者互为子母 。
如果物理环境场不再适合物质将之前的稳定循环进行下去了 , 生命作为物质变化的直接结果 , 也就同样无法维持 。 在这件事情上 , 文明比生命的幸运之处在于 , 它的复杂程度与覆盖尺度更能抵御有限的环境冲击 。 用通俗的话来说 , 文明的死亡比生命的消逝更缓慢一些 , 而这种缓慢就给了它更多自我延续的机会 。
有一部分在荒芜之地学会思考的生物想通了这一点 , 因此在环境恶劣到生命不可能再延续的情况下 , 这些渺小的个体会选择放弃单体自我 , 以整个文明的尺度对抗衰亡 , 他们创造了如同生物个体般万象归一式的文明再生模式 。
衰亡之前 , 这类文明用尽用最后的力量 , 封存他们希望留下的文明火种 , 然后安然接受个体命运里的一切下坠 。 等到环境条件恢复到一定程度 , 相似的物质循环重新开始 , 相似的生命簇拥着珍贵的信息遗迹生长起来 , 又能长成与上一代文明相差无几的样子 。
推荐阅读
- 文明|宇宙文明有7级,人类何时才能达到1级?科学家:至少还需100年
- 宇宙|宇宙之外是什么?科学家:最接近现实的三个猜测
- 宇宙|宇宙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科学家:需要经历这5个纪元
- 飞船|人类怎样才能突破宇宙“封锁”?科学家:有3种方法可行
- 谜团|科学至今无法解释的4大谜团,人类何时才能解开?谜团一:地球是如何诞生的?谜团二:生命是怎么产生的?谜团三:黑洞里面是什么?谜团四:宇
- 宇宙|科学研究发现,宇宙或是一个超级大脑,原因让人吃惊
- 昭通日报|避暑在秋城,闲逛在苹果之城,也是一番惬意!
- 人类|为何人类不可能找到外星文明?科学家:因为宇宙文明孤独而短暂
- 穿搭|梨形身材女人穿衣丑,不存在的,瞧瞧这哈伦风套装,显瘦又洋气
- 郑州日报|历览前贤古诗词 领略节俭文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