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介环境下,“新闻叙事”正面临多维转型 | 社会科学报( 三 )


|互联网媒介环境下,“新闻叙事”正面临多维转型 | 社会科学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以上论证交织着新闻学研究的三大逻辑:实践逻辑、学理逻辑和政治逻辑 。同时 , 笔者还试图提出一些更深入的问题 , 将上述三大逻辑的合力展现出来 , 以“融合逻辑”的解释力从宏观的角度来反思一些严肃的跨学科命题 。比如 , 多媒介运用对叙事想象力有侵蚀吗?自由的互联网能带来自由吗?未来应如何处理人机关系?在瞬息万变的媒介生态中 , 究竟什么是不变的?笔者认为 , 对多媒介叙事的热衷 , 在某种程度上表征了一种反智化倾向 , 因此 , 急需召唤想象力的回归;互联网对传统媒体新闻叙事自由产生了巨大冲击 , 互联网带来的自由促推了新闻叙事观念的重构;当下的人机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主体间性” , 正确理解机器和善用机器是构建和谐人机关系的基础 , 而互联网新闻叙事须直面人机关系的升级 。最后 , 虽然媒介生态在不断变化着 , 但也存在不变的规律——新媒体不过是对真正老的媒体的效仿;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对新的传播方式的反思;新闻叙事方式变了 , 内在逻辑不变;新闻叙事的体验变了 , 新闻事实不变 。
综上 , 在跨学科视域下深入探讨网络新闻叙事的内在规律 , 并以此构建网络新闻叙事学 , 不仅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网络新闻叙事的社会建构功能的认识 , 还能回馈实践和感恩实践 , 为网络新闻传播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 引导传媒在充分把握技术哲学的基础上更好地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活动 。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17期第5版 ,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 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本报立场 。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