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入华四十年,为什么说外资银行保守?丨外资银行系列研究


入华四十年 , 如何评价外资银行?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认为 , 外资银行在中国没有起到鲶鱼作用 , 是银行跨国经营存在的普遍现象;真正的开放不仅仅是机构准入的开放 , 更要注重开放型市场的建设 。 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并不能够完全说明中国对外开放进行到了何种程度 , 但是根据外资银行的经营数据 , 却真实的反映了外资银行的经营仍有很大优化空间 。
相比几类在华外商银行的形态 , 外商独资银行相对业务最广、经营时间较长 , 因此亿欧智库对42家外商独资银行财报进行全分析 , 认为目前 , 外资银行在以下7个经营指标仍处于劣势 , 与中资银行相比 , 拥有较大进步空间 。
1、 资产规模占比低、资产负增长 。 资产规模及增长情况体现银行的成长水平 。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 , 截至2019年10月末 , 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37万亿元 。 短期来看 , 在华外资银行资产规模表现出负增长的趋势 , 由2018年底3.50万亿元的总资产下降至2019年末的3.37万亿元 , 资产总额下降3.71%;长期来看 , 近十年间外资银行总资产的CAGR仅为2.68% , 远低于银行业的平均CAGR 11.38% , 规模增速相对较慢 。

同期数据 , 外资银行总资产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仅为1.22% , 相较于十年内最高时期1.90% , 不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 还表现出份额下降的趋势 , 表明外资银行在华经营一直处于低水平的状态稳步发展 。
金融|入华四十年,为什么说外资银行保守?丨外资银行系列研究
本文插图

亿欧智库对外商独资银行经营数据进行整理 , 截至2020年5月底 , 41家外商独资银行中有39家银行公布了其资产及负债情况 , 资产总计2.79万亿元 , 负债总计2.45万亿元 。
其中 , 31家外商独资银行增长率高于平均值 , 12家外商独资银行资产规模负增长 。 由于外商独资银行资产集中度较高 , 因此虽然大部分银行保持了增长 , 但整体仍处于下降趋势 。 根据外商独资银行资产增长率分布图 , 可以发现企业银行(韩国)资产降速最快 , 达到16.56%;从资产结构看 , 主要资产项包括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款项和拆借资金均出现大幅度下降 。
结合其他经营数据 , 亿欧智库认为企业银行资产大幅度下降是由于:1、存款业务中企业存款占比高 , 稳定性差 , 应对流动性风险能力较低;2、同业负债出现超过50%负增长 , 虽然与银行业去杠杆有一定关联 , 从侧面也反映出银行对被动负债业务重视程度不够 。 这类问题同样存在于其他外资银行中 。
2、 资本充足率过高 , 资产流动率低 。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综合风险的重要指标 。 银保监会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不低于11.50%(2018年) , 外资银行资本充足率2018年和2019年均维持在18.40% , 远高于商业银行的整体表现14.64%;同样高于中国几类商业银行 。
金融|入华四十年,为什么说外资银行保守?丨外资银行系列研究
本文插图

通过38家外商独资银行公布数据 , 所有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满足监管要求 , 资本充足率中位数为20.31% , 按照上下浮动5%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 近六成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控制在良好水平 。
金融|入华四十年,为什么说外资银行保守?丨外资银行系列研究
本文插图

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升高意味着银行具有一定规模的自有资产 , 因此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同步提高 。 但是在38家外商独资银行中 , 瑞士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国际银行资本充足率超高 , 分别为677%及148% 。 除此之外 , 彰化银行、盘谷银行、国泰世华银行、正信银行、开泰银行、永丰银行和企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相对较高 。
一般情况下 , 过高的资本充足率意味着银行的资金利用率较低 , 需要承担更高的资金成本 , 因此反映出银行业务发展过于保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