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明月逍遥客|在苏东坡的诗词里我们为什么能读懂他的一生,原创( 二 )
文章图片
高洁傲岸
《渔父词》中“渔父笑 , 轻鸥举 。 漠漠一江风雨”描绘出在静谧的荒野江边 , 质朴的渔父与轻盈自由的鸥鸟为伴 , 与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官场中人形成鲜明对照 , 借歌咏渔父来表达诗人不愿与尔虞我诈的官场同流合污 , 知性自然 , 希望能像渔父一样苏世独立 , 横而不流;《满庭芳·蜗角虚名》中“须放我、些子疏狂”“又何须抵死 , 说短论长”表现了苏轼认为只要能得事之真、见物之情 , 能存本性中的真意 , 便不害怕别人说短论长 , 体现了苏轼不媚俗的风雅之气 。 正如晁补之评价《东坡乐府》道:“东坡词 , 人谓多不谐律 。 然居士词横放杰出 , 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 ”词中所体现的横放杰出 , 来自于苏轼内心的高洁 , 来自于苏轼的情怀、浩气和抱负;《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中“落日绣帘卷 , 亭下水连空 。 知君为我新作 , 窗户湿青红 。 ”一句描绘出广阔的江面水天一色 , 风平浪静 , 忽而间狂风大作、波涛汹涌 , 一个渔翁驾着一叶扁舟在狂风巨浪中起舞的景象 。 诗人以自然界的风浪象征官场中的政治风浪 , 表明诗人认为只要胸中有浩然正气 , 刚直不阿 , 坦然自适 , 无论环境多么险恶 , 都能够领略到“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快乐;正如《孟子·公孙丑上》所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至大至刚 , 以直养而无害 , 则塞于天地之间 。 其为气也 。 ”苏轼在赴惠州途中所作《过大隅岭》 , 高唱“浩然天地间 , 惟我独也正 。 今日岭上行 , 身世永相忘 。 ”对于得失祸福、官场沉浮 , 作者宠辱不惊 , 体现其高洁而超脱于世俗的心胸 , 不像官场中人一心只关注眼前的苟且 , 他的心中自有沟壑 , “其精微超旷 , 真足以开拓心胸 , 推倒豪杰 。 ”
文章图片
心系百姓
王安石变法时 , 苏轼曾上书神宗皇帝 , 言明道德和经济的关系 , 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结人心 , 厚风俗 , 存纪纲 。 人心之于人主也 , 如木之有根 , 如灯之有膏 , 如鱼之有水 , 如农夫之有田 , 如商贾之有财 。 ”苏轼以道德作为治国的根本立场 , 希望皇帝能够推崇道德、关怀百姓 , 用仁爱的政策使百姓的道德归于淳厚 , 这样的思想在苏轼的词作中多有展现 。
纵观整首《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四》 , 苏轼的情感不骄不躁 , 不喜不卑 , “上片似乎白描 , 亦有所出” , 将一幅看似寻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娓娓道来 , 下阙写苏轼自己 , “路长”写出了苏轼赶路的艰辛 , 夏日炎热 , 饮酒后的苏轼希望能喝一杯茶来解渴 , 所以他想到路边的人家去讨茶喝 , 但他又担心贸然前往 , “试问”一词便道出了他矛盾的心理 , 苏轼虽然官任徐州太守 , 但他向百姓讨茶喝时也并不是理所应当的 , 而是十分尊重百姓 , 体谅百姓 , 与百姓平等相处 , 关爱百姓生活 。 整首词清新朴实 , 明白如话 , 生动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体恤民情、爱民如子 , 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地方父母官形象 。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三》中描写了夏日田园风光、田园风貌以及村中见闻 , “问言豆叶几时黄”体现了作者对于农民日常生活的关注与关切 , 语言清新 , 情调健康朴实 , 体现农民大旱得雨后免于饥饿的喜悦心情 , 及苏轼“心间有百姓 , 笔下有民生”的博大胸怀;《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中借送别友人 , 用一句“良夜清风月满湖”抒发了作者希望从此后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海晏河清的愿望;《满庭芳·归去来兮》则在慨叹人生无常的消极失意中借“仍传语 , 江南父老 , 时与晒渔蓑”表达了苏轼对黄州的留恋及与黄州百姓的深情厚谊 。
推荐阅读
- 清風明月逍遥客|梁武帝萧衍为什么要写赋体名篇《孝思赋》,原创
- 逍遥小辉|记住这四字秘诀圆你大鱼梦,秋季想上大鲤?饵料太重要
- 清風明月逍遥客|为什么说《左传》是中国古典史学诞生的标志?,原创
- 清風明月逍遥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的内心是不是很凄凉?,原创
- 逍遥小辉|就用这种方法,大板鲫连竿上,很过瘾,初秋时节钓鲫鱼
- 清風明月逍遥客|守关士兵点燃烽燧是什么意思?,古代边塞敌人入侵
- 明月觅飞燕|朱由检为什么会选择放弃半壁江山而在煤山上吊?真实情况让人心疼
- 逍遥柳下月弄影|《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明月觅飞燕|知道后连饭都不想吃了,为什么古代管上厕所叫“更衣”
- 清風明月逍遥客|“澶渊之盟”为何能使宋辽百年再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