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上多个中国品牌,收购之后就搞垮?年入百亿假装自己是国货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 , 拥有14亿人口之多 。 正是因为有着这么多人口 , 在消费这方面的潜力也不容小觑 。 很多外国企业看准中国市场的潜力 , 不断涌入中国市场 , 想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
对于这些外国品牌来说 , 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购 , 因为只有不断收购国货品牌 , 才能将自己的品牌发展壮大 。 令人遗憾的是 , 大部分被收购的国产品牌最终面临的结局都是相似的 , 不是倒闭了 , 就是逐渐在市场消失 。 这也是外资品牌希望看到的局面 , 因为这样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就是“一家独大”的局面了 。
有人说这是外资品牌惯用的手段 , 当然还有一些品牌 , 从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活跃在我们的视野中 。 比如中华牙膏、金龙鱼、大宝等品牌 , 这些品牌给人的感觉就是土生土长的国货品牌 。 事实上这几个都并非国产 , 只是名称取得十分“巧妙” , 导致很多国人误会罢了 。
|“盯”上多个中国品牌,收购之后就搞垮?年入百亿假装自己是国货
文章图片

除了上述这几个品牌之外 , 这一巨头也同样如此 。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进入中国市场了 , 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它在全球第三大市场了 , 它就是法国达能集团 。 刚进入中国市场时 , 达能就展开了收购的行为 。 但是被达能“盯”上的品牌 , 收购没多久就会被搞垮 。
就像之前被达能收购的乐百氏和益力 , 这两个品牌原本在市场发展的风生水起 , 但是被达能收购没多久 , 就进入了停产的局面 。 而达能在中国市场反而很好的存活了下来 , 甚至每年在国内“悄悄”赚几百亿 。 “藏”了33年却“伪装”成国产 , 假装自己是国货 , 旗下产品一直被国人误会多年 。
|“盯”上多个中国品牌,收购之后就搞垮?年入百亿假装自己是国货
文章图片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 , 达能集团创立于1966年 , 总部在法国巴黎 。 原本只是一家制造玻璃瓶和平板玻璃的公司 , 后来与热韦尔达能合并走向转型的道路 。 确定了将食品经营作为主要业务 , 集团业务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都十分畅销 。
准确来说达能是在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的 , 截止到今年已经有着33年之久了 。 刚进入中国市场时 , 在广州成立了酸奶公司 。 最初是与光明乳业成立合资公司 , 跻身第二大股东的位置 。 后来又意图占据主导权 , 光明并未同意所以不了了之 。
当然达能的“野心”可不止这一点 , 曾经娃哈哈也差点被达能收购 。 之前为了收购娃哈哈 , 达能获得了51%的股份 。 之后娃哈哈和达能由于商标所有权一直在打官司 , 最终达能拿了钱放弃收购 , 以宗庆后胜利结尾 。
2000年的时候达能收购了乐百氏92%的股权 , 原本以为投奔达能之后 , 能让乐百氏在市场逐渐“翻身” 。 谁知道被收购之后的乐百氏一蹶不振 , 甚至逐渐走向了停产的局面 。 而益力原本也是深圳的一个老品牌 , 在矿泉水这一市场的地位还是不容小觑的 。
自从卖给了达能之后 , 在市场的表现就一直平平 , 到了2019年彻底面临停产的局面 。 对于很多外资品牌来说 , 根本就不是为了发展壮大国货品牌才进行收购的 。 反而是为了将自己的品牌做大 , 将竞争对手收购 ,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本土品牌被收购之后发展越来越乏力的原因 。
|“盯”上多个中国品牌,收购之后就搞垮?年入百亿假装自己是国货
文章图片

【|“盯”上多个中国品牌,收购之后就搞垮?年入百亿假装自己是国货】在运动饮料市场十分受欢迎的脉动 , 其实也是达能旗下的 , 还为达能贡献了主要营收来源 。 根据数据显示 , 早在2018年的时候达能营收就达到247亿欧元左右 , 而中国市场贡献份额达到3成 , 折算成人民币的话大约在600亿左右 。 而达能每年在中国“捞金”600亿 , 还“搞垮”了不少国货品牌 , 旗下的产品甚至还被国人当成国货 , 这一局面还是令人有些唏嘘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