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石商业评论|海信按下“重启键”


砺石导言:过去一段时间 , 电视行业领头羊海信视像动作频频 , 先是在2019年布局自己曾并“不感冒”的OLED业务 , 接着又更换公司名称 , 今年又启动混改……在海信视像一系列动作的背后 , 有着怎样的考量?
砺石商业评论|海信按下“重启键”
本文插图

赵炯 | 文
1
电视机的旧闻与新事
如今人们习以为常的电视机 , 在几十年前是能引发万人空巷的新奇物种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报纸和广播是媒体的主角 , 也是当时老百姓了解国家大事或娱乐消遣的主要渠道 。 电视机 , 对于老百姓而言还是稀罕事物 , 许多人甚至都没听说过电视机这个词 。 直到1958年3月17日 , 天津无线电厂参照苏联旗帜牌14英寸电子管电视机 , 试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 电视机才开始逐渐出现在国人的生活之中 。 不过在六七十年代 , 全国范围内电视机的数量非常稀少 , 谁家有个电视机都能引发整个街坊邻居的围观 。
砺石商业评论|海信按下“重启键”
本文插图

七十年代末 , 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推进 , 老百姓富起来了 , 中国电视机产业也进入迅猛发展时期 。 八十年代 , 电视机和自行车、缝纫机一起并称为家庭“三大件” , 电视机也逐渐成为国人家庭的娱乐中心 。 很多中国家庭最融洽、最舒适的时光就是晚上围在一起看电视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中国的电视机从原来的黑白进化到彩色 , 从电子管、晶体管进化到集成电路 , 同时也涌现出海信、创维等一批优秀的电视机厂商 。 在那个年代 , 这些厂商就是站在科技与潮流前端的引领者 。
然而 , 时代似乎总是在轮回的 , 如今全民又回到了“小屏时代” 。 智能手表、手机、平板等等智能终端充斥在人们周围 , 抢占人们的注意力 。 移动互联、移动终端的快速崛起 , 让传统电视机毫无招架之力 , 它仿佛成为被遗忘在客厅里的一件摆设 , 黯然失色 。 如果你随机去街头问几位年轻人 , 现在还在电视机上看电视吗?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恐怕是否定的 。
砺石商业评论|海信按下“重启键”
本文插图

作为一个发展久远、行业成熟 , 又被移动终端冲击的产业 , 中国彩电业已经进入产能过剩、市场饱和、整体增长乏力的阶段 。 传统电视巨头的竞争非常激烈 , 日子并不好过 。 更让他们感到危机感十足的是 , 大量的“外来选手”纷纷借道智能电视进军彩电业 。 比如华为、小米相继进入电视领域 , 目标是争夺家庭智能家居的平台中心 。 因为内生基因的不同 , 外来者拥有传统电视巨头很难拥有的长处 , 比如更加智能化的产品、生态链的模式、互联网营销思维等等 。 外来者的“入侵”进一步让彩电产业变得艰难 。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 , 2019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4772万台 , 同比下降2% , 零售额为1340亿元 , 同比下降11.2% , 行业均价为2809元 , 同比下降9.4% , 创十年最低 。
面对此番形势 , 近年来传统电视厂商纷纷开始自我调整 , 以求应对 , 其中行业龙头海信视像近期的密集动作颇为引人注目 。
2
重新出发的海信
去年12月2日 , 海信电器更名为海信视像 。 启用新品牌名 , 一般是战略调整的外在表现之一 。 按照海信官方的说法 , 改名主要源于海信视像在画质芯片、算法、全场景AI生态等核心技术上取得成果 , 其自身已经从单一的电视产品制造企业发展成为集视像技术研发应用、全场景云平台运营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 并向智慧家居、智慧商用等领域广泛延伸 。 简单来说 , 就是海信视像要从一家“电视企业”战略转型为一家“显示企业” , 既强调技术导向也注重产品的多元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