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2019年期货问答回顾:棉花开始上涨,可持续吗?
本文插图
请问马老师 , 看棉花持仓量 , 前20位的明显是卖单远大于多单 , 怎么到盘面上棉花涨个不停?最近也没什么天气利好的 , 而且你也说了05合约有大批强制注销的仓单 , 按说利空的 。
并不是前20位卖单大于买单量 , 商品价格就一定会下跌的 , 你如果换成30名 , 前50名都不是卖单大于买单了 , 所以不能仅仅依据前20名卖单大于买单的量 , 就认为一定会下跌 。 还有更多的其他未公布的持仓情况 , 交易所只是公布了前20名作为一个参考 , 有时候换成前10名可能主力买卖情况又发生了改变 。 所以 , 这个前20名的持仓 , 只是作为一个参考 , 不能完全根据这个来进行交易 。
另外 , 大部分正向市场的品种基本上都是前20名的卖单大于多单 , 这是因为正向市场的品种 , 大多供应过剩 , 现货市场相对比较低迷 , 所以有大量的套保客户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卖出套保 。 所以你看橡胶、棉花、油脂都是这个特点 , 前20名都是卖单数量大于买单数量 。 如果把期货市场中的交易者按照分为四类:金融客户、产业客户、投机散户、程序化交易 , 产业客户一般是选择套保 , 其他的都是进行投机交易 。 金融客户和产业客户实力较强 , 经常互为对手盘 , 在商品价格比较高的时候 , 产业客户选择卖出套保 , 金融客户往往不是产业客户的对手 , 因为这个时候散户和程序化交易有主张杀跌的作用 , 往往和产业客户站在一边;相反 , 当商品价格处于低位的时候 , 散户和程序化交易往往站在了金融客户这边 。
很多人都以为套保是没有风险的 , 其实并不是的 , 在价格低位的情况下 , 金融客户同样可以把套保客户打爆仓 , 尤其是在跟风散户和程序化交易的推波助澜之下 , 套保客户只有在期货这条腿不发生爆仓的情况下 , 套期保值的功能才会发生作用 。 所以产业客户在期货市场上并非无敌 , 也有失败的时候 。 你看橡胶的前20名卖单比买单大更多 , 价格不也是一直在上涨吗 。 卖单量大是由于套保客户选择了卖出套保 , 买单量小就是金融客户拉升 , 同时一批投机散户和程序化跟风杀入 , 只不过散户或者程序化交易不一定体现在前20名的数据里 。 所以尽管前20名持仓差别悬殊 , 但同样可以让产业客户陷入被动 。
你提到的天气问题 , 现在之所以没有出现天气问题 , 是因为还没开始种呢?一般来说 , 到4、5月份的时候 , 市场才会去关注棉花的种植面积以及天气因素 , 天气因素主要是关注棉花在播种期的温度和降水 , 这些都会影响棉花的单产 。 现在天气好坏跟棉花涨不涨关系不太大 。 还有你说到的仓单有效期的问题 , 其实并不是05合约有大批老仓单强制注销 , 严格来说是01和03合约 , 因为交易所规定 , N年制棉花 , 在N+2年的3月要强制注销 , 但是3月是非主力合约 , 能够交割的量有限 , 所以在这个期限之前的最后一个主力合约往往面临较大的交割压力 。 05合约不存在你说的仓单强制注销问题 。
棉花这个品种 , 在14000-15000这个位置横盘整理了很长时间 , 去年由于天气原因加上资金炒作 , 来了一波过山车行情 。 这几年国内棉花的消费量不断增加 , 缺口主要靠抛储来填补 , 2015/2016年度棉花消费量762万吨 , 2016/2017年度棉花消费量817万吨 , 结果去年棉纱棉花期货论坛上 , 当时有的嘉宾提出2017/2018年度棉花消费量1100万吨 , 消费量增加是确定的 , 但是当时有人喊出了1100万吨的消费量确实令市场比较震惊 。 而2017/2018年度预计棉花产量大约在700万吨 , 这一下计算出来非常大的供需缺口 。 结果实际上棉花的消费量并没有那么多 。
但是棉花整个消费量是不断增加的趋势还是没有发生变化的 , 国内新疆地区新增种植面积有限 , 再加上国储库存越来越少 , 所以未来国内棉花会变得越来越紧张 。 从下图可以看出 , 在2017年底的时候国储棉花库存是527.5万吨 , 到2018年底的时候生下来276.4万吨 , 国储库存越来越少 。
推荐阅读
- 财联社|银河证券交半年业绩答卷,经纪业务稳居第一收入来源,期货经纪增长247%异军突起,重点布局五方面工作
- 证券日报之声|外资券商、期货公司队伍扩至8家 首家外资100%控股公募基金有望落地
- 股票|最会炒期货的上市公司发半年报了!
- 股票|浙商期货:一骑绝尘九万里 油脂坚决做多
- |海南首票期货保税交割原油完成交割
- 期汇金|南华期货2020年上半年净利3325.66万减少37% 风险管理业务同比利润下降
- 期汇金|基差贸易业务量增加,南华期货2020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9.46%
- |财经早班车|201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突破2万亿元
- 政府采购|2019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较上年减少2794.4亿元
- 规模|财政部:2019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3.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