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白沙千年古街,隐藏太多美景,即将迎来新的涅槃


【江津|白沙千年古街,隐藏太多美景,即将迎来新的涅槃】岁月悠悠 , 古巷深深 。
古街小巷 , 是悠悠历史的见证者
它们纵横交错在时光里
把所有的沧桑收藏
随我们踏入白沙古镇东华老街
探寻那些曾繁极一时的岁月
白沙古镇地处渝西南长江之滨 , 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建镇 , 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 。 其幅员面积237平方公里 , 辖24个村(社区) , 常住人口18万 , 为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 , 素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之美称和 "小香港"之盛誉,清末民初 , 白沙就成为西南酿酒重镇 , 时至今日 , 白沙仍然传承着这一非遗技艺 , 名声大噪的江记酒庄产地就位于白沙镇 , 百年烧酒驴溪酒厂也在此立足 。
东华古街位于白沙城区的东部 , 建于明代 , 长约1000米 , 宽约1米许 。  
这里北望长江 , 南倚山岭 , 建筑巧妙地利用依山傍水的地形 , 灵活地进行布局 , 多为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木结构 , 悬山式屋顶 , 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 , 小青瓦 , 开敞有序 , 朴实无华 。
东华街最著名的是临江的吊脚楼 。 它们建在临江的陡坡、峭壁 , 正屋建在实地上 , 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 , 其余三边皆悬空 , 靠柱子支撑 。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 , 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 , 又能防毒蛇、野兽 , 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 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 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 , 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 , 被称为“巴渝的活化石” 。
石板路蜿蜒曲折 , 小巷深处别有洞天 。 甫一踏入 , 浓浓的古朴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沉淀扑面而来 。
与其他熙熙攘攘的古街不同 , 热闹不属于东华街 。 这里没有店铺、商贾 , 早年间充当的角色就是农民前往白沙赶场的过道 , 后来有了另外的宽阔公路 , 走这条道的人便少了 。
时光荏苒 , 如今 , 街上原著居民或外出打工 , 或迁居 , 只留下小部分老幼在此生息 。 那一道道紧闭的木门之后 , 不知珍藏了多少记忆 。
最令人怀旧的 , 是街中一侧的白沙古井 。 方方的石井沿 , 直径约1.5尺 , 有的地方已被趴在井旁看小青蛙的孩子磨得光滑 。 井壁清幽 , 长了些许青苔 , 有凹凸的石块 , 想来掬一把井水 , 一定甘甜无比 。
东华街的魅力需细细品味 。 温暖的阳光洒进巷子 , 投下一片片金色 , 老人搬一张木凳坐在门口 , 享受着安逸的冬日小憩 。
另外一些当地“土著”——猫咪和狗 , 有的围绕在人周边摇尾嬉戏 , 有的来回巡视“领地” , 好不神气 。 斑驳的砖瓦、一草一木好似都露出温柔的眉眼 , 时间在这里彷佛流淌得很慢很慢 。   
往里走 , 可以看到三王庙和流水寺 。 三王庙仅见些许痕迹 , 沿石壁开凿的佛像不幸被毁 , 仅余一些刻在石壁上的文字 , 被浸出的水渍剥脱 , 难以辨认 。  
流水寺建于清道光年间 , 香火缭绕 , 梵音清幽 。 其供奉的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 , 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 ,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前柱上写着一副楹联 , 上联是“夜听流水 , 圆通法性归觉海” , 下联为“昼看寺前 , 江中迂回渡人舟 。 ”
你来我往 , 一年又一年
古街小巷 , 绵长幽深
悠悠然然 , 与世无争
静守着时光深处的美好
位于东华老街的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总部园区已经建成 , 未来 , 白沙古镇一定会随着影视城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 实现千年古街的涅槃 。

(文章来源于重庆白沙官方公众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