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中国毛乌素沙地农牧民致富记:“钱自绿中来”

:原题为_中国新闻网|中国毛乌素沙地农牧民致富记:“钱自绿中来”。
中新社鄂尔多斯8月2日电 题:(中国减贫故事)中国毛乌素沙地农牧民致富记:“钱自绿中来”
中新社采访人员 李爱平
58岁的吉日嘎拉图 , 穿着崭新的蓝色蒙古袍坐在茶几前 , 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采访人员说:“现在日子好过了 , 终于在沙地里找到赚钱的门道了 。 ”
这位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乌审召镇布日都嘎查的蒙古族牧民所说的沙地 , 是中国第四大沙地——毛乌素沙地 。 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地 , 三分之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 。 中国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的消息显示 , 经过多年努力 , 中国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得到有效治理 , 林草植被大幅增加 , 生态整体改善 。
吉日嘎拉图近日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回忆起了当年与沙地抗争的窘境 。
“记事起 , 这里黄沙漫漫 , 最夸张的时候沙子都能把门给淹了……”吉日嘎拉图说 , 因为不能忍受这样的环境 , 他和妻子决定到乌审旗打工 。
“妻子待了不到两个月 , 就想回来了 , 恰好那时母亲也让我回来 。 ”吉日嘎拉图说 , 当时他很不情愿地再次回到沙地 。
他所在的布日都嘎查当时有大约17万亩的草场 , 但基本无法使用 , “空摆设 , 换不来钱” 。
为了清理掉沙子 , 让草成活 , 他前前后后采用了多种方法 , 从1990年起尝试了5年时间 , 总算在沙地上看到了些许绿色 。
之后随着草场面积的增加 , 他之前居住的土坯房也换成了砖房 。
【中国新闻网|中国毛乌素沙地农牧民致富记:“钱自绿中来”】“我肩扛砖和水泥 , 用了大概半年才把原料备齐 。 ”回忆起在没有路的沙地中建房 , 吉日嘎拉图有些唏嘘 。
随着当地交通出行环境的改变 , 当采访人员近日见到吉日嘎拉图时 , 他已经从砖房换到了160平方米的新居 , 屋内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
“现在我有12000亩草场 , 200多只羊 , 40多头牛 , 一年纯收入达到18万多元(人民币 , 下同) 。 ”走在奔小康之路上的吉日嘎拉图对采访人员说 。
中国种树治沙模范殷玉珍此前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35年来 , 我在毛乌素沙地上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 , 已治理了7万亩沙地 , 沙地有了绿色后 , 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 ”
除了种草 , 农牧民还可以将沙柳卖给当地的生态公司 。
“毛乌素沙地上的沙柳只要按周期采伐 , 就会一茬又一茬 , 越长越茂密 , 沙柳可以换成钱 。 ”当地曾经的贫困户贺子华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2018年 , 他卖给当地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0多吨沙柳 。
“2019年 , 我们公司以每吨400元的价格 , 收购了农牧民采伐的沙柳 , 发了1.6亿度电 , 带动了周边的5000多名农牧民增收 。 ”内蒙古乌审召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玉川8月2日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钱自绿中来 。 ”陈玉川说:“目前我们通过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及‘蚂蚁森林’进行合作 , 已联系相关合作伙伴在毛乌素沙地上植树7万多亩 , 农牧民每天的人均收入能达到300多元 。
在陈玉川看来 , 毛乌素沙地变身“绿色银行” , 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