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网|回鹘文木活字: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实物
众所周知 , 活字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 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活字印刷的国家 , 它的发明可以说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 汉文史籍对此有比较确切的记载 。 但是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 , 在宋朝却没有得到普遍使用 , 也没有留下任何实物证据 , 人们只能凭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记载抽象地了解中国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 值得庆幸的是 , 从20世纪初陆续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上千枚回鹘文木活字 , 使得世人有机会一睹印刷术实物的风采 。
回鹘文木活字留存于国内的仅有54枚
据一直致力于回鹘文研究的杨富学介绍 , 敦煌莫高窟曾先后四次发现了回鹘文木活字实物 , 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发现回鹘文木活字的地方 。 第一次是1908年 , 由法国人伯希和在莫高窟北区编号181洞(今第464窟)盗掘所获回鹘文木活字968枚 。 其中960枚现存法国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 另外8枚由伯希和分别送给日本东京东洋文库(4枚)和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4枚) 。 第二次是俄国人奥登堡率领的考察队于1914年在莫高窟北区洞窟中盗掘时发现的 , 共计130枚 , 现存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 第三次是1944—1949年间 , 由当时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收集的回鹘文木活字 , 共6枚 。 至于这6枚回鹘文木活字是何人何时何地所收集 , 但由于缺乏记录 , 已无从查证其确切的出土地点和具体的发现者 , 很有可能是当地民间捐献的 。 第四次是敦煌研究院考古所于1988-1995年发掘莫高窟北区时 , 在B56窟、B59窟、B160窟、B162窟、B163窟、第464窟等6个洞窟内发现的 , 共计发现回鹘文木活字48枚 。 这是唯一一次经过科学考古发掘所发现的回鹘文木活字 , 因而具有更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
前后四次在莫高窟北区洞窟共发现回鹘文木活字1152枚 。 其中前两次发现的回鹘文木活字已流失域外 , 只有第三次采集的6枚和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48枚 , 合计共54枚现由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收藏 。 “这四次发现的回鹘文木活字大小、形制、质地、构成完全相同 。 均宽1.30厘米 , 高2.1—2.2厘米 , 厚薄则依该木活字所表示符号的大小而定 。 因每枚木活字表面均有墨迹和磨损 , 说明曾经曾频繁印刷过书籍和文献 。 ”杨富学说 。 目前史料中没有关于回鹘文木活字使用的有关确切记载 , 对其使用年代是根据敦煌地区回鹘人活动的史料以及莫高窟兴衰的历史等 , 推测应在12世纪到13世纪上半叶之间 。 实际上 , 这只是活字被弃用而封存的年代 , 而雕刻与使用它的年代必定比之更早 。
蕴含了现代字母活字设计的思想和原理
公元8世纪 , 回鹘人受粟特文影响 , 开始采用粟特文字母来拼写自己的回鹘语 , 逐渐演变为回鹘文字 , 又称回纥文或畏兀儿文 。 为全音素文字 , 是古代维吾尔人在采用阿拉伯文字以前使用最广 , 也是目前保存下来文献较多的一种文字 。 回鹘文由18个辅音及5个元音字母来拼写字词 。 几个字串联写成一个字词 , 字词之间留空白以隔开不同字词 。 字母在词头、词中、词末会有不同形状 , 还有句读符号 。 回鹘文由上至下拼写成列 , 列与列从左至右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