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中国从这里“起航”——“八一开航”七十年蝶变记

:原题为_新华网|新中国从这里“起航”——“八一开航”七十年蝶变记。
新华社天津8月1日电(采访人员刘惟真)7月31日清晨 , 天津机场的229号机位前 , MF8331次航班整装待发 , 将沿1950年“八一开航”时的一段航路 , 从天津飞向武汉 。
70年前 , 这座历史悠久的机场曾见证新中国“首航”的起点 , 如今 , 它也见证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与腾飞 。
“八一开航”辟天地
日出天地正 , 煌煌辟晨曦 。 7月31日7时 , MF8331次航班从停机坪缓缓滑行至跑道外 , 静待塔台“指挥官”发出起飞指令 。
从飞机舷窗向外看去 , 正在维护修缮的机场对侧西跑道迎着明亮的晨光远远延伸 。 这条跑道的前身在70年前“八一开航”时就已存在 , 此后几经翻建维护 , 原址仍保留至今 。
时光流转 , “首航”的情景却仿佛近在眼前 。
1949年11月9日 , 原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和原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陈卓林率队“北飞” , 两公司的12架飞机平安飞抵北京、天津 , 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 ,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 。
不到一年后 , 1950年8月1日 , 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 , 天津-北京-汉口-重庆和天津-北京-汉口-广州航线得以开辟 , 史称“八一开航” 。
当日上午10时30分 , “北京”号飞机自广州起航 , 中午经停汉口 , 下午6时10分抵津;民航139号飞机于上午8时30分自津起飞 , 中午经停汉口 , 下午6时10分抵达重庆 。 新中国民航最早的国内航线自此正式开通 。
“良好的地理位置 , 使得天津在我国近代发展史中占据了特殊的经济地位 , 也为天津发展民航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从我国民航的整个发展历程上看 , 天津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阎维洁说 。
虽然当时客机、航线数量有限 , 但“八一开航”这一突破性进展却十分振奋人心 。 “新中国成立后仅仅十个月的时间 , 新中国民航就实现国内航线‘开航’ , 引起国内外瞩目 , 也开启了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历程 。 ”阎维洁说 。
“飞入寻常百姓家”
“八一开航”后 , 虽然我国的民航体系初步建立 , 但乘上飞机在云端“漫游” , 在当时仍是件稀罕事 。
“新中国成立之初 , 国内民航能飞的飞机仅有29架 。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 , 民航客机数量仍不多 , 票价也较高 。 ”阎维洁说 , “当时必须拿着现金以及单位开具的介绍信到售票点 , 才能购买到机票 , 因此民航客机主要是以满足公务出行需求为主 , 普通民众很少乘坐 。 ”
阎维洁回忆说 , 1993年 , 自己曾跟随父亲一同乘飞机从上海回到山西太原 。 “当时不少老百姓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只有几百元 , 而我们购买的机票价格就接近500元 。 ”
随着时代发展变迁 , 今时旅客乘坐飞机的情形已和往日大不相同 。 资料显示 , 70年前“首航”的民航139号飞机上只有14名旅客 , 而今年7月31日的MF8331次航班上载有100余名旅客 , 票价在三四百元左右 。
经常乘坐这趟航班前往武汉出差的旅客许东回忆说 , 自己第一次乘坐飞机是在2003年 。 “记得当时机上的科技设备比较少 , 办理乘机手续也没有那么方便 , ”许东说 , “现在从手机App、官方网站上都可以订票查价 , 机场还设立了自助值机设备、旅客快速通道等 。 ”
“深圳等地的机场已经逐步开始实现‘无纸化’出行 。 ”此次航班的乘务长、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空中乘务部综合业务处副经理赵迪说 , “用手机就可以自主选择机票座位、刷身份证就可以快速登机 , 这些都使乘客出行变得更为便捷 。 ”
据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总经理吕志农介绍 , 2019年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381.4万人次 , 在津运营客货运航班的中外航空公司59家 , 运营航线281条、通航城市167个 , 航线网络结构逐步完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