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时文|消失在国权路上的这家饭店,曾有这些常客:如周谷城周予同赵景深谢希德……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消失在国权路上的这家饭店 , 曾有这些常客:如周谷城周予同赵景深谢希德……
本文插图
【朝花时文|消失在国权路上的这家饭店,曾有这些常客:如周谷城周予同赵景深谢希德……】
文/ 读史老张
好多年前 , 五角场地区偏僻、冷落 , 店铺破旧、杂乱无章 。 饮食店倒是有不少 , 蜂攒蚁集 , 但名不见经传者居多 。 妇孺皆知的只有少数几家 , 其中有一家叫“来喜饭店” 。
来喜开在国权路上 , 位于邯郸路南、政肃路北 , 坐西朝东 , 离复旦老校门一箭之遥 。 它算不上什么老字号名店 , 却是20世纪60年代宝山县五角场镇的明星店铺 , 登过报、当过先进 。 1962年6月22日 , 《解放日报》以“来喜饭店重视消毒工作”为题 , 介绍了来喜做好夏令饮食卫生的经验;1964年2月22日的《新民晚报》报道称 , 嘉定县饮食行业“学习了宝山县来喜饭店的经验” , 使南翔镇集美楼等饮食店“跃进到先进水平”……在五角场一带 , 当年来喜的名声绝不亚于老正兴或绿杨村 。
来喜历史悠久 。 1946年 , 复旦由渝返沪后 , 原重庆北碚夏坝附近部分商贩也随迁江湾 , 在复旦周边安营扎寨 。 来喜的老板夫妇是福建人 , 老板姓陈 , 有人说他们也是从北碚迁来的 。 虽是夫妻老婆店 , 店名却傍了“大户”——原来 , “来喜饭店”是正宗老字号 , 原址在南京西路1267号 。 张爱玲在小说《色·戒》结尾这样描写:易先生脱险后 , 易太太的牌友们对他喊道:“请客请客!请吃来喜饭店!”20世纪20年代 , 德国人塞茨在哈同花园旁创办来喜饭店 , 因德式口味纯正 , 风靡上海滩 。 曹聚仁先生在《上海春秋》中有过点评:“德国饭店 。 啤酒很好 , 冻猪脚也不错 。 ”这家名店曾经名流云集、群星荟萃 。 1937年夏 , 流亡日本的郭沫若归国抗战 , 郁达夫曾在此为他设宴洗尘;1946年7月 , 爱国侨领司徒美堂抵沪 , 中共代表陆定一和马叙伦、黄炎培、郭沫若、沙千里、梁漱溟等民主人士也在此举办过欢迎茶会……当年没有商标保护吧 , 阴差阳错 , “来喜饭店”这块金字招牌竟在国权路上招摇了几十年 。
本文插图
正宗的来喜饭店位于今锦沧文华酒店北侧 。 地图选自《上海百业指南》
在国权路上 , 来喜门面小 , 并不显山露水 。 店内设有火车席 , 桌椅为原木色、不上油漆 , 在“一张方桌、四条凳子”的小饭铺格局中显得卓尔不群 。 复旦子弟李北宏先生在《复旦校园孩子的回忆》一文中写道 , 来喜比较干净卫生 , “我上学时曾看见店员将餐桌搬到饭店外面 , 用板刷辅以碱水刷餐桌台面” 。 因环境整洁 , 加上饭菜可口、店员热情 , 复旦师生常来光顾 , 来喜便有了复旦“校外食堂”的雅称 。
据我了解 , 20世纪50年代起进校的师生 , 有很多到来喜打过牙祭 。 不少名教授 , 如周谷城、周予同、赵景深和全增嘏等先生都是这里的常客 。 “那些名教授 , 你在复旦食堂未必找得到他们 , 但在‘来喜’ , 却能经常遇见 。 ”当年还是中文系学生的于成鲲先生说 , “附近的小皮匠都愿意到‘来喜’门口做生意 , 因为教授们修鞋从不讨价还价 , 他们收入高呀!”
那些年 , 青年教师们也喜欢到来喜用餐 。 老校长华中一先生曾深情回忆 , 1952年 , 他从上海交大调到复旦物理系任助教 , 进校第一天 , 就受到系主任王福山教授的热情接待 , “到了吃饭的时候 , 王先生还特地陪我出校门(就是现在的0号门) , 穿过一片叶子早已落尽的桑田 , 指给我看国权路上的一个小饭店(来喜饭店) , 说:‘这里的饭菜都还干净 , 价格也还公道 , 你可以试一下 , 合适的话可在这里包饭 。 ’”(华中一《我到复旦的第一天》)后来 , 华中一和同事徐積功等先生一起在来喜包饭 。 1952年 , 从海外归国的青年讲师谢希德先生也常到来喜吃饭 , 几十年后 , 还有复旦子弟记得她穿着西服裙到来喜的样子 。
推荐阅读
- 张家巷|消失了半个世纪的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内中张家巷河西段“复生”
- |故事:“果戈里的幽灵火车”:郊外铁路一列老式火车呼啸而过随即消失
- 处女座|一旦不爱了,就会彻底消失的三大星座
- 情感小才子|《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任染:接受前任消失又回来,伤害只会加倍
- 美容护肤|做好以下四点,黄褐斑消失不见
- 小玲|知食故事第四集《消失的味道》温情上线 一种味道唤起一段记忆
- 圣拉斐尔|厄瓜多尔瀑布神秘消失,空中出现“巨坑”,科学家:无法解释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罗马卫士为何凭空消失?关于洛克斯汉姆河段有哪些奇怪的报告?
- 情感解压台|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合适,而不是爱?爱会消失,合适让人很舒服
- 特色美食|90年代最火的5种传统小吃,如今已"慢慢消失",没吃过的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