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八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二 )


山东招远化工厂“8·14”爆炸事故
1985年8月14日 , 山东省招远化工厂染料十三车间磺化反应罐发生爆炸 , 造成3人死亡 。 事发时 , 染料十三车间DSD酸工段乙班正进行加硫酸操作 , 因液位计堵塞不能正常显示数值 , 致使加酸速度过快 , 且搅拌不充分 , 导致罐内对硝基甲苯与发烟硫酸局部反应过热 , 引起爆炸 。
辽宁省沈阳化工厂“8·24”爆炸事故
1981年8月24日 ,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化工厂提纯车间氯酚钠工段水解釜加热夹套爆炸 , 造成3人死亡 , 2人轻伤 。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进行水压试验时 , 3号水解釜夹套进水 , 并且设备本身存在制造缺陷(未按图纸进行制造 , 回流管头插入夹套内15毫米)使管头下部积水无法排出;事发前3号釜一直处于备用状态 , 没有进行脱水 。 因此 , 当2号釜出现故障改用3号釜时 , 夹套内积水受热沸腾 , 串回联苯炉急剧汽化 , 使3号水解釜发生爆炸 。
山东东营滨源化学有限公司“8·31”爆炸事故
2015年8月31日 , 山东东营滨源化学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改性型胶粘新材料联产项目二胺车间混二硝基苯装置在投料试车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 , 造成13人死亡 。 爆炸事故发生前 , 该企业先后两次组织投料试车 , 均因为硝化机温度波动大、运行不稳定而被迫停止 。 事故发生当天 , 企业负责人在上述异常情况原因未查明的情况下 , 再次强行组织试车 , 在出现同样问题停止试车后 , 车间负责人违章指挥操作人员向地面排放硝化再分离器内含有混二硝基苯的物料 , 导致起火并引发爆炸 。 由于后续装置还未完工 , 事故发生时有多个外来施工队伍在生产区内施工、住宿 , 造成事故伤亡扩大 。
【|历史上八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无机化工
辽宁省海城市化工厂“8·1”硫化氢中毒事故
1981年8月1日 , 辽宁省海城市化工厂氯化钡车间工人在清理硫氢化钙储罐时因硫化氢中毒 , 导致5人死亡 。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氯化钡车间3名工人在进入硫氢化钙储罐前未经置换和分析 , 也未佩戴防护面具就进罐作业 , 导致1人中毒晕倒罐内 , 现场其他人员发现后盲目施救 , 最终导致5人中毒死亡 。
哈尔滨凯乐化学制品厂“8·5”爆炸事故
2011年8月5日 , 哈尔滨凯乐化学制品厂发生爆炸 , 导致3人死亡 , 1人受伤 。 事发时 , 4名工作人员正在对亚氯酸钠及柠檬酸进行分装操作 。 分装过程中 , 亚氯酸钠固体遇到明火或其它点火源引起着火和燃爆 , 最终导致库内存放的桶装亚氯酸钠爆燃 。
山东国金化工厂“8·25”爆炸事故
2012年8月25日 , 山东国金化工厂双氧水车间发生爆炸事故 , 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 , 直接经济损失约750万元 。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钯催化剂及白土床中氧化铝粉末随氢化液进入到氧化塔中 , 引起双氧水分解 , 使塔内压力、温度升高 。 紧急停车后 , 未采取排料、泄压等应急措施 , 高温、高压导致氧化塔上塔爆炸 。   
有机化工
安徽芜湖山江化学集团公司“8·5”泄漏爆炸事故
1998年8月5日 , 芜湖山江化学集团公司PVC厂聚合工段因氯乙烯外泄 , 发生爆炸 , 造成5人死亡 , 4人重伤 , 3人轻伤 。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聚合工段对两台用于进料的氯乙烯单体泵的密封组件拆下维修 , 下班时2#泵的进料口短接法兰没有连接 , 也未设置“禁止启用”安全警示标志;交接班时 , 对未维修完的2#泵交代不清;当班操作工误开 , 造成氯乙烯外泄 , 又未及时应急处置 , 导致氯乙烯大量外泄 , 引发爆炸燃烧 。
辽宁本溪草河口化工厂“8·29”爆炸事故
1989年8月29日 , 本溪草河口化工厂PVC车间聚合工段因氯乙烯外泄 , 发生空间爆炸 , 造成12人死亡、2人重伤、2人轻伤 。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操作错误 , 反应仅8小时冷却水被停用(该厂聚合反应一般为11小时左右) , 导致处于聚合反应中后期的3#釜内温度、压力骤增 。 因聚合釜与爆破片之间的阀门被关闭 , 爆破片未能起到泄压作用 , 氯乙烯冲破釜顶人孔垫片外泄 , 造成爆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