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膜”变废为宝( 二 )


“拾”回的循环经济
要想真正实现从“农膜满天飞”到农膜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的转变 , 首先要发挥农户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废旧地膜的产生量大面广 , 捡拾废旧地膜农民是主力军 , 也是决胜队 , 不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 , 解决废旧地膜残留污染问题就无从谈起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高尚宾副站长说 。
张掖市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 , 是全国重要的玉米制种生产基地 , 地膜覆盖率达87% 。家住蓼泉镇墩子村的村民闫天成 , 去年种植40亩的制种玉米 , 从今年立春起 , 一家人捡拾废旧地膜 , 目前用废旧地膜兑换了10卷合计50公斤的新地膜 。“地膜回收可以换取新地膜 , 我把家里的地膜进行秸秆分离后 , 全部交到村上的回收站 , 不仅减少了一部分农资费用支出 , 也使村子环境变好了 。”闫天成说 。
【好事多“膜”变废为宝】为加大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利用力度 , 临泽县建成1个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 , 24个废旧农膜回收站和47个村级回收点 , 并组织70多名回收人员 , 在每年春秋两季揭膜、覆膜的关键时间节点 , 进村入户开展集中回收 , 做到一边田间清理、一边跟进回收 , 并将回收重点放在田间地头残膜集中区和道路沿线、村舍周边等散落区 , 形成了“千家万户捡拾 , 千军万马回收 , 多家企业加工利用”的局面 , 回收加工厂每天收购废旧农膜达数十吨 。
为了将回收的农膜变废为宝 , 榆中县通过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合作社帮扶 , 建成了2家废旧农膜加工企业、33个废旧农膜回收站 。农户给回收站上交5公斤废旧农膜兑换1公斤新膜的政策回收废旧农膜 , 回收站回收的废旧农膜上交给废旧农膜加工厂 , 废旧农膜加工厂按100元/方(600元/吨)补贴给废旧农膜回收站 , 对于回收加工企业按照每吨200元资金予以贴 , 同时 , 鼓励各村社自建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实现农户就近上交废旧农膜 , 降低群众收集上交废旧农膜成本 。兰州金土地塑料集团公司总经理金鑫海说:“在不增加产品用量的前提下 , 我们通过技术革新 , 大幅度提高了农膜各项物理性能 , 降低了农膜回收难度 , 并且回收来的废膜具备高质化再利用的价值 。”据他估算 , 易回收地膜加工利用成本较劣质地膜降低近4成 , 同时再生的聚乙烯颗粒价格较劣质地膜高出近2成 。
为了形成废旧农膜回收长效机制 , 榆中县制定了《榆中县废旧农膜回收以旧换新管理制度》及《榆中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站点管理制度》 , 规范了废旧农膜回收机制 , 调动了农户上交废旧农膜的主动性、回收站点回收废旧农膜的积极性、废旧农膜加工厂回收加工的能动性 , 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 。
变身扶贫“利器”
作为全国典型的贫困省份 , 以抗旱增产为核心特征的旱作农业就成为甘肃省脱贫攻坚的主动力 , 随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也成为当地百姓实现脱贫摘帽的利器手段 。甘肃省通过发展回收经纪人、流动商贩 , 在偏远地区设立固定回收网点等形式 , 形成了“农民捡拾交售、商贩流动收购、回收网点集中、企业加工利用”的市场化回收利用体系 , 在实现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同时 , 增加农民收入 , 助力脱贫致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