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奇石杂谈:石之为物,聚天地之灵气,历来便是文人雅供的上佳之品
朋友中 , 很有几位是收藏的行家 。 受其影响 , 也常常去逛文化宫内的古玩市场 。 虽不购物 , 却也喜好随意把玩 。 常来常往间 , 我便成了这里的熟客 。 一日黄昏 , 在一家时时光顾的古玩店 , 我竟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已往所未曾接触的藏品来 。 普普通通的江中之石 , 打蜡之后置于案牍 , 以水养之 , 则晶莹剔透而光鲜可人 , 实实在在算开了眼界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石之为物 , 聚天地之灵气 , 蕴朴拙之美感 , 历来便是文人雅供的上佳之品 。 唐相牛僧儒 , 便一生好石 , “爱之如儿孙” 。 有趣的是 , 他和李德裕势如冰炭 , 酷爱奇石却宛若一人 。
还有白居易 。 其《太湖石记》脍炙人口 , 赋予了奇石文化内涵 。 但他爱石而不藏石 , 即便是在苏州为官 , 也“不置太湖石一片” 。
书家米芾 , 则更被世人称之为石痴 。 他拜石为兄 , 并提出了一套“瘦、漏、皱、透”的相石理论 。 一代石圣 , 实至名归 。
宋人苏东坡也藏石成癖 , 他的书房“雪浪斋” , 就是因所藏奇石雪浪石而名 。 在他看来 , 奇石是不可随意放置的 , 务必要用清水供养 。 他还提出:“石文而丑 , 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 。 丑而雄 , 丑而秀也 。 ”这一独特的鉴赏理论 , 不由让我又想起了作家贾平凹笔下的那一方丑石 。
本文插图
文人墨客藏石品石 , 皇家天子亦不例外 。 徽宗赵佶“积石筑山” , 《水浒传》中的青面兽杨志 , 便曾为徽宗运送过花石 。
在古代 , 上至王公 , 下至黎民 , 玩石、藏石的风尚 , 竟绵延不断 。
张岱的《夜航船》中 , 有一则题名为《灵壁石》的短文 。 米芾曾任涟水太守 , 其地“地接灵壁 , 蓄石甚富” 。 有此机缘 , 石痴自是终日不出 , 整天泡在石堆里 , 全然不顾太守职责 。
上司杨次公 , 深恐米芾因石废事 , 便出言劝道:“朝廷将千里之郡托付给你 , 你又怎可天天玩石?”见到上司 , 石痴米芾却并不惶恐 , 他从左袖中取出一石 , 并对上司道:“如此奇石 , 安得不爱?”岂料杨次公看都不看 。 于是 , 米芾只得纳回袖中 , 又取出一石 , 较之于前者则更为奇巧 。 杨次公仍旧不顾 。 无奈之下 , 他又悻悻地摸出一石:“那如这枚又当如何?”这一回 , 杨次公却大声嚷道:“并不只是你喜欢 , 这样的石头 , 我也爱的!”并顺势将石攫到手中 , 头也不回地登车而去 。
本文插图
作为上级 , 规劝未果 , 反被米芾拖下水去 。 杨次公其人 , 看来也是典型的石痴了 。
一枚石子 , 何以博得众人的青睐呢?自是因其出自自然而灵性实足 。 也是因它怡性悦情而能给人带来更多精神的享受 。 而奇石之可贵 , 更在于它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操 , 象征着一种包容万物又与世无争的境界 。
本文插图
闲暇之时性之所至 , 作有《奇石赋》凡300余字 , 现录文尾 , 以飨石友:
玄黄御神兽 , 盘古赋新篇 。 灵峰异石毓瑰宝 , 青天黑地孕奇顽 。 嶙峋之石 , 日精月
华 。 大荒之隅 , 一柱擎天 。
华夏铺锦绣 , 典籍付山川 。 精卫填海铸长恨 , 娲皇遗石成佚编 。 通灵一梦,亦真亦
幻 。 伯禹四载 , 启出涂山 。
文士好清供 , 自古多石缘 。 僧儒待石如宾朋 , 元章石前正衣冠 。 屈子佩玉 , 以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