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坝镇|王家坝第十六次蓄洪:“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生存之道


王家坝镇|王家坝第十六次蓄洪:“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生存之道
文章插图
王家坝镇的庄台 , 中间高 , 四周是土坡 , 人居住在台子上 , 洪水从四周流过 。 新京报采访人员徐天鹤摄
洪水又来了 。
7月20日8时30分左右 , 淮河王家坝闸水位已达29.75米 , 超过保证水位0.45米 , 时隔13年后 , 王家坝再度开闸蓄洪 , 也是第16次开闸蓄洪 。 王家坝闸附近濛洼蓄洪区内的四个乡镇再次陷入一片汪洋 。
安徽省阜南县老观乡副乡长李小凤回忆 , 蓄洪前一夜老观乡的一整条街道都灯火通明 , 拎着大包小包投奔亲戚的人 , 帮助村民转移的武警、来回搬卸物资的车 , 排着队前进的鸡鸭鹅 。 据统计 , 从7月19日夜间到20日凌晨 , 濛洼蓄洪区四个乡镇住在低洼处的2000多人连夜转移 。
更多的人住在拥有牢固堤防的保庄圩或高出地面近30米的庄台上 。 他们的居住地被洪水包围 , 但安然无恙 。
67年里16次被洪水冲击 , 当地政府一直在考虑蓄洪区内居民的搬迁问题 。
上了年纪的老人很少想过要搬走离开这里 , “这里是我的根 ,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 要守着祖宅 , 死也要死在这里 。 ”但近几年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 , 选择在其他地方定居 , “不想再待在这里了 , 想离开这个蓄洪区 。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刘树坤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减少分洪损失 , 考虑当地长远发展 , 应鼓励蓄洪区里的人们迁移出来 。 但由于耕作距离变远 , 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 , 再加上受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 , 部分居民不愿意搬迁 。
对于从小生长在淮河边上的人来说 , 几十年和洪水相处的经验里 , 已经摸索出了一条“水进人退 , 水退人进”的生存之道 。
王家坝镇|王家坝第十六次蓄洪:“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生存之道
文章插图
淮河简图 。 新京报采访人员解蕾摄
67年16次开闸
在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王家坝闸管理处主任张家颍眼里 , 今年水位是1968年洪水以后最高的一次 。 7月23日中午13时 , 在开闸蓄洪76个小时后 , 王家坝闸的13 孔闸门依次关闭 , 停止向濛洼蓄洪区分洪 , 蓄洪区的水流变得平缓 。 关闸时 , 王家坝站水位为28.28米 , 相较于开闸时的29.75米下降了1.47米 。 76小时里 , 濛洼蓄洪区蓄洪总量为3.75亿立方米 , 相当于26个西湖的年蓄水量 。
王家坝闸始建于1953年 , 地处河南、安徽两省交界处 , 是淮河上中游的分界点 。 2003年 , 老闸拆除重建 。 新的王家坝闸一共13孔 , 设计流量为1626立方米每秒 。 张家颍介绍 , 王家坝闸以上为淮河上游 , 流经山区 , 长约360公里 , 落差178米 , 洪水一旦下泄 , 会迅速到达王家坝闸 。 王家坝闸至洪泽湖为中游 , 落差为16米 , 坡度突然由陡变缓 , 而且下游洪泽湖的地势还高于淮河蚌埠段 , 使得淮河水排泄阻力大 , 王家坝闸就成为保护淮河中下游的一道安全屏障 。 自1954年至2007年 , 王家坝先后15次开闸蓄洪 , 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防洪安全 ,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 。
王家坝镇|王家坝第十六次蓄洪:“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生存之道
文章插图
淮河水从王家坝闸的13孔闸门里汹涌而出 , 流向濛洼蓄洪区 。 新京报采访人员解蕾摄
王家坝闸东北面 , 是濛洼蓄洪区 , 是淮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历史上一直就有居民在蓄洪区内生产生活 ,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 这些地方被正式确定为国家行蓄洪区 。
淮河沿岸肥沃广阔的土地吸引着世世代代的农民在这里耕作生息 。 洪水来的时候 , 这个区域的功能是蓄洪;洪水没来时 , 仍然可以垦殖 。 据县里资料显示 , 蓄洪区总面积为180.4平方千米 , 设计蓄洪水位27.8米 , 设计蓄洪量7.5亿立方米 。 区内耕地面积19.8万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