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Array|观《清平乐》,来了解北宋的枢密院

在《清平乐》里 , 作为仁宗皇帝的老师 , 晏殊就做过枢密院副使 , 这个枢密院是个啥机构?我们来边观剧 , 边涨知识吧 。
Array,Array|观《清平乐》,来了解北宋的枢密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漫长的古代历史中 , 每个阶段都有一套独特的政治军事体制 , 比如唐朝的中书门下 , 明朝的内阁、东西厂、锦衣卫 , 清朝的军机处、总理衙门 , 等等 。
十世纪前后 , 也曾有一个机构贯穿唐末、五代和北宋三个时期 , 它的名称叫枢密院 。
Array,Array|观《清平乐》,来了解北宋的枢密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般说来 , 一个机构总是先于机构负责人存在 , 但枢密院是个例外 。
枢密院的最高长官叫枢密使 , 这个枢密使的历史要比他供职的机构枢密院更久远 , 历史上是先有枢密使 , 后有枢密院的 。
枢密使初设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 , 主要任务是承接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上报的奏章文书 , 分门别类整理后交由皇帝批阅 , 然后根据皇帝批示转递有关部门办理 , 此时的枢密使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 。
枢密使的初始地位不高 , 没有职务级别 , 没有被正式赋予的行政权力 , 没有专门的办事机构和办公场所 。
枢密使需要给皇帝提供周到及时的秘书服务 , 随侍皇帝身旁的宦官是最合适的人选 , 所以早期枢密使一般都由宦官充任 , 自然没有什么地位 。
到唐朝晚期 , 随着宦官势力的扩张 , 主要由宦官担任的枢密使的职权范围也不断扩大 , 逐渐取得处理机要、参与决策的权力 。
唐昭宗后 , 宦官专权到了专擅朝政 , 甚至废立皇帝的地步 , 枢密使职权也急剧膨胀 , 将军政决策权、禁军指挥权揽入手中 , 完成了从秘书到助理 , 从助理再到总理的华丽转变 。
Array,Array|观《清平乐》,来了解北宋的枢密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个时候的枢密使俨然与宰相分庭抗礼 , 已经不可能靠自己处理所有事务 。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专门机构 , 组建一套班子 , 强化自身权力 , 枢密院应运而生 。
朱温篡唐自立后 , 宦官势力被屠戮殆尽 , 枢密院和枢密使却得以保留 , 为五代各个王朝沿袭 。
皇帝们发现枢密使是一个分割宰相权力、巩固皇权的重要帮手 , 于是它得以继续在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 , 枢密院也成为一个独立机构 , 被赋予更广泛的职权 。
五代担任枢密使的人大多是士人或武将 。
当士人担任枢密使时 , 枢密使更像一个真正的宰相 , 几乎事无不统;当武将担任枢密使时 , 枢密院则更倾向于国防军事方面的机构 , 特别是那些既统帅禁军又是皇帝心腹的将帅 , 一旦兼任枢密使 , 权倾朝野 , 堪称一人之下 , 万人之上 。
后周太祖郭威正是以后汉枢密使兼军队统帅的身份夺取后汉江山的 , 他的开国功臣王峻也以统兵大将身份兼任枢密使 , 最终被郭威视为最大威胁而铲除 。
宋朝开国之初 , 赵匡胤沿袭五代枢密院设置 , 但他绝不允许一个凌驾于百司之上 , 甚至威胁皇权的机构存在 , 因此对枢密院进行了一番改造 , 赵匡胤把它的权力严格限制在国防军事范围内 , 使之成为专理军政的国家机构 。同时 , 降低枢密使的地位 。明确枢密使的地位逊于宰相 , 朝会排名序位也在宰相之下 。还设置副使分权 。
Array,Array|观《清平乐》,来了解北宋的枢密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通过限职权、降地位、设副职三大招数 , 赵匡胤把五代总揽军国内外大政的枢密院变成了专理军政的机构 , 把权势膨胀、一度力压宰相的枢密使重新压制在宰相之下 , 成为听命于最高皇权、制衡宰相之权、维持权力平衡的工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