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秦始皇死前留了8个问题, 不料却成了秦王朝的催命符, 三年就灭了秦国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 , 秦始皇对于应该用什么样的制度去治理整个国家 , 向大臣们提出了问题 。
春秋战国|秦始皇死前留了8个问题, 不料却成了秦王朝的催命符, 三年就灭了秦国
本文插图

其中法家名宿李斯主张 , 不能像周天子那般用分封制去治理天下 。
“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 然后属疏远 , 相攻击如仇敌 , 诸侯更相诛伐 , 周天子弗能禁止 。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 皆为均线 , 诸子功臣一公赋税重赏之 , 甚足易制 。 天下无异意 , 则安宁质数也 , 置诸侯不便 。 ”
儒家博士淳于越则主张 , 应当尊从商周时期的分封制治理天下 。
“臣稳殷周王之千余岁 , 封子弟功臣 , 自为枝辅 。 今陛下有海内 , 而子弟为匹夫 , 卒有田常、六卿之臣 , 无辅弼 , 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 , 非所闻也 。 ”
秦国军功勋贵代表王绾则主张 , 效仿周朝的办法在燕、齐、楚等僻远之地分封皇子 。
“诸侯初破 , 燕、齐、荆地远 , 如不置王 , 无以镇之 。 请立诸子 , 唯上幸许 。 ”
最终秦始皇认为用分封制去治理国家 , 无疑会重蹈东周列国相互征伐的局面 , 因此拒绝了王绾提出的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建议 , 改分封制为郡县制 ,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

春秋战国|秦始皇死前留了8个问题, 不料却成了秦王朝的催命符, 三年就灭了秦国
本文插图

然而谁又能想到 , 就是这样一个一度曾号称万世不朽的庞大帝国 , 却在短短14年后便轰然倒塌 。
回溯历史 , 抛开长期以来对于秦朝暴政、秦法暴虐的认知 ,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梳理一下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都有哪些:
军功勋贵的疏离:
春秋战国|秦始皇死前留了8个问题, 不料却成了秦王朝的催命符, 三年就灭了秦国
本文插图

自商鞅变法之后 , 二十等爵制度让秦国的军功勋贵利益集团迅速崛起 。 秦人因此更是闻战皆喜 , 让关东六国为之闻风丧胆 ,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秦国是一头猛虎 , 那么军功勋贵便是猛虎最锋利的爪牙 。
然而在统一天下之后 , 为了推行郡县制 , 秦始皇废除了原有的封君制度 , 将原本属于军功勋贵们的土地尽数收归国有 。 军功勋贵利益集团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封邑 , 这让军功勋贵的势力不但没有因为统一的天下而增强反而迅速衰弱 , 并逐渐退出秦国权利中心 。
宗室力量的衰弱:
春秋战国|秦始皇死前留了8个问题, 不料却成了秦王朝的催命符, 三年就灭了秦国
本文插图


不论是从商周这个大环境 , 还是秦国这个小环境来看 , 宗室的力量一直都活跃于政治舞台之上 , 其对君王权利的稳固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 然而秦始皇因为忌惮重蹈东周列国相互征伐的局面 , 因此不但打压和拒绝重用嬴氏宗室还废除了分封皇族的制度 。
这也导致整个嬴氏宗室既没有实际权柄又无尺寸之地封 , 尤其是在秦始皇死后 , 面临秦二世的清洗 , 整个秦国宗室没有丝毫抵抗能力 。 同样因为嬴氏宗室力量的衰弱 , 君王也得不到任何宗室方面的支持 , 所以在刘邦兵临咸阳城下的时候 , 秦子婴没有做出任何反抗 , 因为他早已知道自己毫无东山再起的希望 。
外戚势力的缺失:
春秋战国|秦始皇死前留了8个问题, 不料却成了秦王朝的催命符, 三年就灭了秦国
本文插图

秦宣太后在昭襄王即位之初 , 以太后之位把持朝政 , 灭了秦国西部大患义渠 , 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一块坚实的基奠 。 但同样也为秦国带来了一股尾大不掉的楚国贵族势力 , 直到秦始皇亲政之后才得以解决 。
或许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得秦始皇非常忌惮外戚专权 , 同时也拒绝了册封皇后和太子 。 这让已经失去了旧军功勋贵和嬴氏宗室支持的王权再一次失去了外戚力量的支持 , 这让本就自断双臂的秦王朝再次断掉了自己最有力的一条大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