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药业风波不断:多位高管蹊跷离职 曾陷商业贿赂

原创武竹一
【|甘李药业风波不断:多位高管蹊跷离职 曾陷商业贿赂】营收依赖单一产品 。
上市不足一月 , 千亿药企在二级市场遭遇"冰火两重天" 。
7月27日 , 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甘李药业")股价开盘后直线跳水 , 一度触及跌停 , 收盘大跌8.50% 。 7月16日以来 , 甘李药业已多次跌停 。 而就在7月16日之前 , 甘李药业还一路连拉13个涨停 , 股价从6月29日上市当天的91.18元/股 , 一路飙升至7月15日收盘的286.18元/股 , 市值一举超1000亿 。
消息层面 , 除了于7月16日公告由创始人发明的一项专利已在2018年3月31日失效外 , 国家医保局也于7月17日发布消息称 , 已就生物制品(含胰岛素)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 , 推进采购方式改革 。 财报显示 , 过去三年 , 胰岛素制剂销售收入在甘李药业总营收中的占比均保持95%以上 。
值得注意的是 , 甘李药业还于日前进行了公司核心管理层的"新老替换" 。 7月20日 , 甘李药业公告称 , 公司总经理甘忠如、副总经理王大梅、财务负责人宁军军 , 均因个人原因辞职 。 其中 , 宁军军担任公司财务负责人不足一年 。
随后 , 甘李药业聘任一位总经理和五位副总经理 。 除新任总经理都凯拥有20年海外商务经验外 , 其他几位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在甘李药业的工作年限并不长 。 其中 , 新上任的财务负责人孙程进入公司刚满1年 。
"医药上市公司高管年轻化正成为一种趋势 , 是企业在战略升级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 "7月27日晚 , 甘李药业发布澄清公告 , 除解释公司"娃娃高管"质疑外 , 还表示 , 上述甘忠如等3位高管虽辞职 , 但仍在公司任职 , 其中实控人甘忠如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 只是更专注于"战略布局"和"技术研发" 。
"随着集采常态化 , 药企为保有市场份额 , 不得不维持较低价格水平 , 直接的策略是降低销售费用 , 以及改变以往医药代表营销模式等 。 在此过程中 , 过去的药企管理人员思维模式已不适合目前医药企业激烈的竞争状况 。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H创始人赵衡告诉时间财经 。
不过 , 赵衡也表示 , 上市不足一月 , 创始人及财务负责人都辞职 , 在A股市场已属罕见 。 "甘李药业新管理层过于年轻 , 确实容易让人存有疑问 。 "
针对上述问题 , 时间财经致电、致函甘李药业方面 , 截至发稿 , 未获回复 。
|甘李药业风波不断:多位高管蹊跷离职 曾陷商业贿赂
文章图片

图源:甘李药业官网
单一产品营收占比超95%
据产品发展历程及技术水平角度由低至高划分 , 胰岛素药物可分为三代 , 包括第一代的动物源胰岛素、第二代的重组人胰岛素及第三代重组胰岛素类似物 。 其中 , 第三代重组胰岛素类似物相比前两代产品来说 ,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据甘李药业招股书 , 2019年 , 全球胰岛素市场规模约400亿美元 , 以销售额计算 , 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占全球胰岛素市场份额已超过80% 。 此外 , 因可更平稳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注射频率更小 , 长效胰岛素销量正增长迅速 。 目前 , 甘李药业核心产品为三代胰岛素的开发与销售 , 主要产品覆盖长效、速效、中效三个胰岛素功能细分市场 。 此外 , 2020年5月14日 , 公司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获批 , 为首个国产门冬胰岛素仿制药 。
得益于胰岛素行业特有的技术壁垒以及较丰富的产品线 , 近年来 , 甘李药业营收上涨明显 。
2015年至2019年 , 公司营收同比分别增长31.64%、45.23%、33.82%、0.71%和21.26% , 除2018年外 , 公司扣非净利润年均增长率维持在了45%的高位增长 , 2020年一季度 , 公司扣非净利润增长也达41.04% 。
但作为国产三代胰岛素龙头企业 , 产品过于单一 , 以及药品集采带来的降价风险 , 正成为甘李医药不可回避的问题 。 甘李药业营收主要来自胰岛素制剂及胰岛素干粉销售收入 , 其中胰岛素制剂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分别为96.45%、98.35%及95.1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