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中国人常讲的“精气神”美国就输在这一点上
对于美国来说 , 中国是威胁还是机会?
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真正含义是否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呢?作为一个曾学习过哲学的人 , 我意识到 , 一个表面上简单的问句背后可能存在许多复杂的隐含信息 。
对于上面这个问句 , 我想到了以下几点潜在的含义:中国是否具备削弱美国的动机?中国崛起是否是受到其国内因素驱动实现的?中国是否拥有一个宏大的战略?如果有的话 , 在这个战略指导下 , 中国崛起的首要目标是什么?中国崛起是对美国主导地位的威胁还是对美国人民利益的威胁?最具争议的一点是 , 面对来自中国的挑战 , 美国应该从地缘政治竞争的角度着眼还是应该从维护美国人民利益的角度着眼去采取行动?
本文插图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春秋高级研究员马凯硕2020年6月15日在美国智库博古睿研究院《思想》(Noēma)杂志刊发评论文章:《中国是美国的威胁还是机会》 。 马凯硕指出 , 如果美中大国竞争的结果是由双方各自内部的“精神状态”来决定的 , 那么中国已经占据了优势
很奇怪的是 , 美国国内几乎从未就本文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讨论 。 虽然美国政治已经处于一种高度极化的状态 , 美国舆论在“中国威胁”这个问题上却保持了罕见的一致 。 皮尤中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 有九成的美国受访者认为中国是美国的威胁 。 此外 , 美国的“幕后势力”(deep state)也对中国充满了敌意 。
正如保尔森基金会主席、美国前财长、高盛集团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去年所指出的:“在美国 , 国土安全部、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国防部都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敌人 , 而且国会里的那些人都在竞相展现自己对中国的鹰派态度 。 每个人都在随大流 , 没人能够提供相对平衡一些的看法” 。
需要指出的是 , 我写作此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从一个更加平衡、客观的角度提供我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 。
虽然美国舆论在“中国威胁”这个问题上取得了高度一致意见 , 但任何一个对国际问题稍有思考的美国人都会同意一个观点:中国无意入侵或占领美国 。 这本身也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 此外 , 中国从未想过对美国实施核打击 。 中国仅有290枚核弹 , 而美国有6000多枚 。 在海上贸易通道这个问题上 , 中国的国际贸易量要超过美国 , 因此中国(与二战时期的德国不同)无意封锁任何一条海上通道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其实美国更有理由对海上贸易通道实施封锁 。
在军事领域 , 美中两国之间的平衡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 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 , 克林顿总统曾派遣两艘航母前往中国近海施压 。 而今天 , 在中国近海游弋的美国航母将成为中国高超音速导弹的活靶子 。 这种军事平衡的打破已经让华盛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适感 。 可即便如此 , 军事平衡的打破并非中国给美国带来的首要挑战 。 在核武器时代 , 一个国家的超级大国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经济影响力(而非军事影响力)来决定的 。
在美国历史上 , 曾担任过外交官的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 , 1904-2005)是美国最具智慧的战略学者之一 。 当美苏冷战刚刚揭开大幕时 , 乔治·凯南就指出 , 美国能否在美苏竞赛中最终取胜要看“美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向全世界人民展现出这样一种国家形象:美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美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国内问题;美国有能力担负起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在当前各种意识形态构成的洪流中 , 美国在精神层面具备坚守自身意识形态的优势力量” 。
乔治·凯南还指出 , 美国应该用自己所具备的“精神优势力量”去结交更多的“友邦和盟邦” 。 他认为美国应保持“谦虚” , 他勇敢地建议美国不应对苏联“无礼” , 因为美国需要一直跟苏联打交道 。 值得欣慰的是 , 乔治·凯南的主张大部分还是被美国决策者采纳了 。 最终 , 美国在与苏联的地缘政治竞争中大比分获胜 。
推荐阅读
- 完全检不出瘦肉精是不可能的
- 美国|任正非:几棒子打下来,我们明白美国一些政治家希望我们死
- 中美新冷战,五章
- 西李湾:华为“天无绝人之路”
- 美国经济出问题了影响最大的是哪国?
- 两党争斗甚嚣尘上,美国民众悲愁交加
- 美媒:美国种族不平等和新冠一样致命
- 中国再次大举进口美国玉米大豆,玉米价格怎么走?
- 沙漠|中国在荒漠中挖出大水库,美国专家:赶紧停手!原因为何呢?
- 针对美国芯片封锁 余承东:我们在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