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复牌首日股价再跌2.34% 资金链承压 龙头房企绿地难逃市值魔咒

今日 , 两度尝试混改的绿地如期复牌 。 两次冲刺4000亿元销售目标未果 , 绿地面临销售增长乏力、杠杆居高不下等多方面压力 。 绿地2019年绿地净利、合同销售额双降 , 二次混改是否能够拯救绿地?如何缓解资金链压力?重大时刻 , 谁将入局?
二次混改如何拯救绿地
7月26日下午 , 绿地控股发布公告称 , 公司股东上海地产集团及上海城投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 , 比例合计不超过总股本的17.50% , 绿地依然保留着国资属性 。
此次转让股权涉及金额将不低于145亿元 , 绿地第二次混改也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
目前 , 上海地产、上海城投分别是绿地集团的第二和第三大股东 。 在绿地股权结构中 , 以张玉良管理层为首的员工持股方代表——上海格林兰持有绿地35.45亿股份 , 持股比例为29.13%;上海地产持有绿地控股31.42亿股 , 持股比例25.82%;上海城投持有25亿股 , 占比20.55% 。 两者相加股权占比超过46% 。 剩余社会资本合计持有绿地股份约29.8亿股 , 持股比例为24.5% 。
今年以来 , 绿地受疫情影响严重 , 业绩并不理想 。 财报显示 , 绿地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0亿元 , 同比减少10.79%;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031.2万平方米 , 比去年同期减少30.7%;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330.29亿元 , 比去年同期减少20.7% , 仅达成了原全年目标的三成 。
在此背景下 , 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将帮助绿地改善增收不增利、资产负债率较高 , 在资本市场上股价被低估、市值缩水等问题 。
【合同|复牌首日股价再跌2.34% 资金链承压 龙头房企绿地难逃市值魔咒】债务高企资金链承压
混改能否带来预期的效果?就资本市场的表现而言 , 此次停牌前 , 绿地的股价停留在每股7.69元 , 尚不足上市时的开盘价25.10元的三分之一 , 而绿地的市值也从3000亿元以上滑落到现在的900多亿 。
不得不承认 , 绿地上市5年 , 表现并不理想 , 早已被多家地产企业甩在身后 。 今日 , 绿地复牌后股价再度下跌 , 截至收盘跌幅达2.34% 。
中信建投分析指出 , 因基建业务前期资金投入多、项目回款周期长、利润率低等特点 , 绿地整体的盈利质量受到影响 。 过去三年 , 绿地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4.34%、15.35%、15.46% , 其中大基建板块去年毛利率仅4.31% 。
此外 , 绿地的债务情况也不容乐观 。 2019年绿地控股的总体债务规模首次突破了一万亿人民币 , 资产负债率高达88.53% 。 此时 , 碧桂园的净负债率为46.3% , 万科仅为33.9% 。
2020年上半年 , 绿地控股的销售增长乏力 。 公告显示 , 2020年1-6月 , 绿地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031.2万平方米 , 比去年同期减少30.7%;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330.29亿元 , 比去年同期减少20.7% 。
同期 , 保利地产实现签约面积1492.24万平方米 , 同比下降8.81%;实现签约金额2245.36亿元 , 同比下降11.12% 。 不难看出 , 绿地在销售面积上的表现并不理想 。
混改之后 , 绿地的股权结构更趋市场化 , 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体制机制优势 , 用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的话来说 , “下一步希望绿地站在新的起点上 , 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提升实力 。 ”
新的起点 , 已经脱离第一梯队很久的绿地能够实现新的飞跃吗?在分析师看来 , 更多的是担忧 。 绿地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相比2019年同期仍有差距 , 短期债务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 资金链承压 , 混改后股价问题变更为敏感 , 未来市值空间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