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红|她是中国第一位高考女状元,语文差1分满分,如今现状如何?( 二 )


为了让刘学红心无旁骛地复习高考 , 她的父母曾经将她的房门反锁 , 可是对当时一心只为高考拼搏不理窗外事的刘学红来说 , 锁与不锁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了 。
在知识的海洋里争分斗秒地畅游 , 虽然辛苦 , 但是乐在其中 , 一撇一捺都是在堆砌向往的前途与未来 , 这时候自身的自觉早已战胜了外面门锁 。
从考场到校园两个月过去 , 高考如期而至 , 在寒冷的北风中 , 这些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们拿起笔奔赴他们人生的战场 。
在语文的考试中 , 语文考卷的作文题目《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对于其他人来说 , 让人有点不知从何下手 。
然而这并不包括斗志昂扬的刘学红 , 对她而言 , 这个题目仿佛为她量身定制一般 。 战斗的一年 , 实在是个多么绚丽的题目 , 刘学红将她作为知青在上山下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融合到了一起 。
现在重新看她当年的作文 , 她描述了作为一名知识青年走到了农村真实地体验耕作参与收成的喜悦 , 刻画了参与劳动中的农民们不计辛苦、艰苦耕作、黄土朝地背朝天的高大形象 , 讴歌了劳动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为迈向更好的二十一世纪作出的伟大伟大愿景 。
奋笔疾书 , 两千多字在刘学红的笔下挥洒自如 , 令她意料不到的是 , 这篇发自肺腑的考场作文即将改变她的人生 。
高考后不久 , 一天刘学红父亲“无意”在她面前朗读报纸上的一篇文章 , 令她吃惊的是上面登载的就是自己在高考考场上写的那篇作文 。
原来她的考场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被人民日报给选中并在报刊上进行发表 。 而后不久 , 高考成绩也出来了 , 她的作文仅仅扣了一分 。
刘学红凭借着这篇灌注了无数美好积极的真情实感的考场作文 , 成为北京市高考恢复后的一位“女状元” , 因此进入北京大学新闻系学习 , 从赤脚下地的农民 , 摇身一变可以成为一名在新中国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
毕业之后 , 刘学红更是分配到了中国青年报 , 任职记者从事新闻报道的工作 。
之后刘学红还创办了相关的很多周刊 , 一直发挥着北大毕业生的光和热 , 在2000年刘学红更是带领团队创立中国青年报网站 , 担任总经理 。
多年过去 , 刘学红已经从一名记者一路走到了管理者的岗位 , 面对采访刘学红总要感慨一句:“感谢高考!”
小结:我们明白刘学红对于高考抱有的感恩的心 , 高考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 从一个单纯、朴素的农民学生到一名青年记者编辑再到一名管理者创建者 , 是高考给了她人生新的选择机会 , 让有能力她从不同的高度去看世界 。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 不仅是给了像刘学红那样的停顿数年学习光阴的知识青年改变命运的机会 , 更在之后的日子里是很多大山里的 , 村寨里的孩子打开知识大门 , 眼界大门的“金钥匙” 。
人生不是公平的 , 有人出身贫寒 , 有人生来富贵 , 有的自小衣食无忧 , 有的生下来就要为三餐一宿疲于奔命;当中有不少人温饱对他们来说已然是困难 , 但仍然在求学之路上不愿放弃 , 宛如那不断攀藤的凌霄花一般渴望高空的风景 , 高考是他们攀爬的动力与阳光 , 滋养着他们挣扎向前渴望美好的心 。
或许你会说现在的高考还不完美 , 还是死读书 , 靠着做题背诵默写 , 或许你鄙视唯分数论 。 但对于所有人来说 , 公平是难以放在一个天平上衡量的 , 分数却是当中公认的砝码 , 只看分数是最大的不偏不倚;在高考的竞技中 , 只论分数就是现在能探寻到给每个考生的最大公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