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发!雨天出门买菜竟然"中了毒"?严重可致命

买菜 , 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但谁又能想到 , 就是买菜这件小事 , 就足以能让人有生命危险 。
近日 , 全国各地开启了暴雨模式 , 地面上的积水也是时有存在 。可殊不知 , 趟水而行这种行为的安全隐患非常大 。
珠海的一位吴先生 , 趟水上班后 , 小腿出现红肿疼痛 , 并伴有水泡 , 经诊断 , 患上了丹毒 。
|近期高发!雨天出门买菜竟然"中了毒"?严重可致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无独有偶 , 前不久 , 家住武汉市硚口的李婆婆出门买菜趟了回水 , 但回家没两天就发现腿怎么变得又黑又粗了 。
经检查 , 李婆婆的“大象腿”也是由于丹毒发作造成的 。
|近期高发!雨天出门买菜竟然"中了毒"?严重可致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说来也奇怪 , 不就出门买菜、上班趟了个水嘛 , 好好地怎么就“中毒”了呢?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丹毒的来龙去脉 。
什么是丹毒?
丹毒 , 并不是特指某一种细菌或病毒感染 , 而是泛指皮肤和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
人在身体皮肤或粘膜偶尔有轻微破口或溃疡的时候 , 如果有病原体从破口进入体内 , 就有一定的可能性发生丹毒 。
值得注意的是 , 该类感染好发于足部指间的足癣 , 因瘙痒容易在搔抓后形成小的破口 , 极易成为病原体的入口 。
如果患有足癣 , 同时又赤脚趟水 , 水中的一些病原体乘虚而入 , 就可能导致丹毒的发生 。
丹毒 , 可以发生在多种部位 , 如头面、躯干、臀部、小腿和足部等 。
其中好发于小腿的丹毒 , 因其线状鲜红的外观 , 也被称为流火 。
好好地怎么就“中毒”了?
丹毒 , 起初发病时最常见的表现为局部发生片状的红疹 , 颜色鲜红 , 由此称为“丹” 。
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溶血性链球菌 , 广泛存在于水、空气等各种环境中 , 它会释放致热外毒素 , 导致发病部位又痛又肿 , 甚至产生灼烧感 , 极为不适 , 此为“毒” 。
丹毒的红色皮疹 , 往往中间颜色稍淡 , 边缘偏红 , 界限清晰 , 常伴有隆起 , 若用力按压则可使红色暂时消退 , 松手后红色又会恢复 。
此外 , 丹毒病原菌可能进入患者淋巴管之中 , 有可能引发皮下淋巴管的阻塞 , 导致淋巴回流障碍 , 下肢肿胀疼痛 , 此时称为橡皮肿 。
病情严重的情况下 , 还会出现高热和畏寒 , 以及头痛等中枢系统表现 。如果治疗不彻底 , 容易复发 。
哪些人群需警惕丹毒?
丹毒 , 一般只是局部肿痛症状 , 但如果没有及时处理 , 任其发展可能也会引发败血症而导致生命危险 。
季节
夏季是丹毒的发病高峰 , 冬季则较为罕见 。
夏季穿着衣物较少 , 皮肤及黏膜容易接触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 。
真菌感染
对于患有手足癣患者 , 该疾病在夏季往往瘙痒剧烈 , 容易在搔抓后形成微小创面 。
此外 , 真菌本身也可从体表进入体内 , 导致丹毒的发生 。
肥胖 , 长期吸烟、酗酒 ,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肥胖是各种疾病的温床 , 而长期吸烟酗酒也会影响免疫系统 , 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 , 需要警惕丹毒的发生 。
还有一些高血压、糖尿病、放化疗后或接受淋巴结清扫的患者 , 相对也更容易发生丹毒 。
如何预防和治疗丹毒?
避免皮肤接触污水污物
特别是夏季雨水充沛的日子 , 尽量避免皮肤接触污水 , 这也是预防丹毒最主要的措施 。
注意手足部卫生
如果雨后有趟水的情况 , 需及时用干净的水冲洗 。
重视并积极治疗手足癣
手足癣导致的皮肤微小创面是病菌入侵的入口 , 保持皮肤屏障的完整性可以有效降低丹毒的发生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