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以高额回报多为诱饵 刷单兼职背后的套路有哪些?( 二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韩英伟补充说 , 这类诈骗的途径多样化 , 作案人员经常通过微信群、QQ群、招聘网站发布虚假兼职信息 , 作案时间、地点不固定 , 频次较高;诈骗对象不固定 , 从多数案例看 , 受害群体多以在校大学生、无工作在家的年轻人、全职妈妈或低收入群体为主;资金追缴难 , 涉案资金转移多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 , 资金转移迅速 , 取证及追缴难度大 。
高额回报多为诱饵
受害者中女性居多
《法制日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 关于刷单兼职的广告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 其中 , QQ邮箱、QQ群是此类广告的重灾区 。 为了躲避平台审核 , 此类广告多采用图片形式 , 文案内容非常诱人 , 诸如“手机操作 , 在家即可赚钱”“一日一结 , 每单20元至80元 , 每天保底180元至550元”等 , 图片底部会附上其所谓的官方客服微信或者QQ联系方式 。
《法制日报》记者查阅自己的邮箱发现 , 基本每周都会收到2至3封此类邮件 , 发件人各有不同 , 有的邮件甚至直接写着“给××的一封信”字样 , ××正是《法制日报》记者的QQ昵称 。
而在QQ群中 , 此类广告更是数不胜数 。 在媒体曝光刷单骗局的微博评论中 , 很多网友也发表了类似评论 , 表示自己的QQ邮箱、QQ群、短信时常收到此类信息 。
《法制日报》记者随机打开几条类似信息 , 并按照上面注明的联系方式 , 通过QQ添加了相关的客服人员 。 该客服人员确认《法制日报》记者是为了刷单而添加她后 , 就发送了一张工作流程图 , 最上方的“郑重声明”写道:“凡是收取任何押金 , 向你索要密码的类似项目 , 都是骗人的!加入本项目我们绝不收取任何押金 , 更不会向你索要任何密码 , 真正刷钻是不需要押金和任何密码的 。 用作刷钻的流动资金也只需要在您账户流动 , 不需要汇给任何人 。 ”
流程图显示 , 加入项目需要有能够支付的支付宝或者微信账号 , 并且其中要保证有600元以上余额 , 能够正常付款拍下商品 。 具体流程就是刷单者先付钱拍下商品 , 然后他们将货款和报酬返还到个人的支付宝或者网银账户上 , 再确认收货加好评 , 一单就完成了 。 报酬佣金则分为不同档次 , 最低档要求购买商品价格为600元至900元 , 佣金比例为5% , 做一单就可以拿到30元至50元;最高档则为6000元至9600元 , 此时的佣金比例高达10% 。 任务结算则是即时结算 。
《法制日报》记者简单询问如何操作后 , 客服人员就发送了一个群聊码 , 并表示他们公司都是一对一客服接任务 。 随后 , 《法制日报》记者进入了编号568的群聊中 , 一位杨姓客服人员发送了一张所谓的“申请表” , 需要填写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地区和返款账号(要求支付宝) 。 当《法制日报》记者表示不想泄露信息后 , 该客服人员又发送了一张所谓的“兼职结算信息”图片 , 上面包括姓名、实时返款账户、任务、本金、佣金、总结算金额等几个栏目 , 最高佣金高达2400元 。
韩英伟直言 , 类似这种带有“足不出户赚钱”“空闲时间可做”“时间自由”等词语的宣传 , 可能会是刷单陷阱 , 需谨慎;刷单一般会称有高额的薪资 , 经常可见“日薪数百上千”的刷单广告 , 此时就要引起注意 。
为何会有这么多人上当受骗呢?郑宁认为 , 不法分子就是利用受害者贪小便宜、轻松赚大钱的心理 , 在诈骗过程中 , 先培养信任 , 让受害者加大投入 , 最后携款消失 。
在韩英伟看来 , 刷单诈骗手段多种多样 , 冒充假客服、使用假网站和校园套路贷等诈骗方式 , 让受害者难以识别 。 虽然现在对于网络诈骗普及宣传力度持续增加 , 但是受害者往往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和充分的辨识能力 , 期望通过网络方式轻松赚钱 , 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
谈及受害者的特点 , 郑宁说 , 大多受害者都有贪图小便宜和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 , 轻信网上所谓的高额回报 , 防诈骗意识不高 。 受害者群体主要分为三种:涉世未深的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不高、工资较低的社会青年;没有工作、赋闲在家的待业人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