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利用微纳微尺度3D打印技术制备微流控液滴生成芯片
许多食品(烘焙食品、乳剂、冷冻产品等)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分散体系 , 其中乳液是最常见的 。 传统的乳液制备通常需要高速均质、高压均质等方法 。 这些常用方法制备的乳液其大小、形状和分布是不可控的 , 存在多分散液滴 。 然而 , 微流控技术可精确控制多相流 , 以形成具有所需直径的单分散液滴 。 它在许多行业都有潜在的应用 , 包括食品、制药、化妆品和生物材料等行业 。 但其液滴生成效率低 , 不能满足工业化的要求 。 此外 , 传统方法不能很好的实现多重乳液的制备 , 而微流控技术可以较好的实现多重乳液的生成 , 但实验时需用有机试剂对微流控芯片(玻璃毛细管 , PDMS)进行局部表面处理 。
本文插图
近日 ,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蒋卓副教授课题组基于微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nanoArch P140),利用光敏树脂材料实现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 此工作利用一种新技术制造了单乳液和双乳液的微流控生成芯片 。 这些芯片采用微纳微尺度3D打印技术制作 , 实现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有机结合 , 可以同时满足不同乳液类型的制备和生成 , 清洗后可多次重复使用 。 同时实现了五个平行通道的单乳液生成 , 为高通量微流控技术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 基于此 , 该微流控芯片成功实现了W/O/W(水/油/水)和O/W/O(油/水/油)双重乳液的制备 。 此外 , 由于制备芯片所使用的树脂材料对油和水都具有良好的润湿性 , 因此不需要使用有机试剂对芯片进行局部改性 。 该工作以“Microfluidicdroplet formation in co-flow devices fabricated by micro 3D printing”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FoodEngineering上 , 第一作者是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张佳 。
1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及3D打印制得的装置基于Co-flow原理 , 通过3D打印技术 , 制备了单乳液生成芯片(图1) , 五个平行流道的单乳液生成芯片以及双重乳液生成芯片(图2) 。
本文插图
图1 单乳液生成装置
本文插图
图2 五个平行流道的单乳液生成装置和双重乳液生成装置
2
微流控芯片的评价为了验证和评估该装置的可用性 , 我们选取不同的乳液配方进行试验 。 选取不同的油包水和水包油乳液 , 对乳液生成过程进行记录 , 并对收集后的乳液进行分析(图3) 。 收集到的油包水乳液单分散性较好 , 其CV为2.7% 。 同一装置上实现了水包油乳液的生成 , 所得液滴的CV仅为2.2% 。
本文插图
图3 单乳液生成装置用于油包水(a、b)和水包油(c、d)乳液的生成及其分散性
利用五个平行流道的单乳液生成装置进行试验 , 可以在同一装置上实现油包水和水包油两种不同类型乳液的生成(图4) , 所得油包水液滴的CV为2.6% , 水包油液滴的CV为3.1% 。 本研究使用的微流控芯片制作简单 , 集成度高 , 可重复使用 。 但其生产效率和液滴直径仍需进一步提高 , 这也是我们后续研究的重点 。
本文插图
图4 五个平行流道的单乳液生成装置用于油包水(b、c)和水包油(d、e)乳液的生成及其液滴的分散性
基于上述实验结果 , 我们进行了双重乳液的生成 。 在实验中 , 通过改变内相、中间相和外相的速度可以调节液滴的尺寸和核壳比例 。 图5展示了不同流量下W/O/W双乳状液的形成过程和收集的液滴 , 可以看到明显的核-壳层 。 对于O/W/O双乳状液的形成(图6) , 实验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乳状液的形成过程 , 但收集后的乳液稳定性极差 , 不能观察到均匀分散的双乳状液滴 , 尝试了多种O/W/O乳液配方 , 暂未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
推荐阅读
- 36氪利用无人驾驶技术切入水域智慧环卫与维护,“欧卡智能”获千万元级融资
- 中年美国寸土寸金,为何要在纽约建立林则徐广场?原因很简单
- 中年北斗系统发言人答封面新闻:北斗定位精度最好可达1点几米
- 中年检测设备行业政策及环境
- 中年元春回府省亲为何会在夜晚进行?原来其中大有文章
- 中年北斗三号全球服务可用性达99%以上,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
- 程晓玥|程晓玥晒与周扬青吴千语聚会合照,网友:三个利用男人上位的女人
- 锁定|起底电信诈骗“杀猪盘”:锁定中年女性,先培养感情再骗钱
- 中年做了几道硬菜,孩子们的胃口很大,可以无限量地吃
- 中年你吃火锅,我吃火锅底料——做的川味慢烤牛肋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