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贺桂梅谈毛尖新书与电视剧文化研究( 二 )
南都:那么 , 文化研究者到底是怎样“看”电视剧的呢?
贺桂梅:把电视剧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大众文化来加以讨论 , 常常见到的是两种不同又相关的方法和态度:一种是高高在上的批判姿态 , 对剧情的把握、人物内涵的分析、叙事结构和影像风格的讨论等 , 常常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简单化处理方式 。 分析来分析去 , 其实是循环论证 , 就是电视剧是“大众水泥” , 到处都是漏洞百出的陈腐意识形态的表现;而另一种则是以一种粉丝般的热情到夸张的投入姿态 , 完全沉浸在电视剧的叙事世界里 , 以人物和叙事自身的逻辑来论证电视剧的读后感式体验 。
前一种分析方法当然是太“隔” , 后一种分析方法又太“贴” 。 如何能找到一种同时克服这两种分析方法的讨论电视剧的方式 , 我觉得这是一个难题 。 不过 , 这正好是我特别欣赏毛尖这部《凛冬将至》的地方 。 毛尖的剧评既有文化批评的敏锐 , 又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批判;既有对电视剧的情感体认 , 又脱离了粉丝式认同 , 所以我读起来觉得很舒服 。 这也是她的文章既不是学院派理论文章 , 也不是粉丝式宣传帖的原因 。
我后来仔细琢磨了一下毛尖的方法 , 我觉得最重要的或许是她把握住了电视剧的大众性、日常化、普通性这些根本特点 。 毛尖的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非常爽快 , “爽”是因为她直接从电视剧传递的“快感”本身出发谈论问题 , 她非常投入地像一个普通观众那样去认真体认电视剧的情感世界 , 然后从这里出发 , 对这种“快感的政治”本身做出分析;“快”的原因是她的文章短小精悍、直截了当地切入问题的关键所在 。 我认为这才是毛尖剧评的特点 , 既亲民也不失批判性 。 她风格化的文字表达本身也极大地增强了她文章的可读性 。 毛尖文章的“接地气”是这样来的 , 她有自己的立场但是“不高调”也是这样来的 。 这也是毛尖文章雅俗共赏且极具可读性的原因所在 。 当代作家孙犁曾评价赵树理说他能“通俗达远” , 知识分子写作的东西能够做到通、达到俗、远 , 其实是很难的 。 对电视剧的情感功能的把握和体认是其中的关键 。 这是毛尖的成功之处 。
说到当下知识界对以电视剧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普遍态度 , 我觉得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一种文化等级观念的人还大有人在 。 我觉得需要摆脱两种“高调” , 一种是教化意识过度明显的官方腔 , 这往往是一些“主旋律”电视剧不亲民的原因 , 关键还是把电视剧简单地看成一种传播“工具” , 而体认不到其中情感结构的复杂与细腻;一种是精英姿态的教化腔 , 总觉得文化一定是高级的 , 普通人没文化、电视剧是垃圾文化等等 。 实际上 , 我认为好的电视剧永远有一种“健康的常识” , 它们会直面事物本身的实质性内涵 , 是普通文化、日常生活、平常人家在平凡健康的生活中遇到的情感与人事及其价值观 。 如果知识界或研究界的大多数人能以这样的态度和立场看待电视剧 , 我觉得我们对于时代生活和文化的理解会深入得多 , 对电视剧的重要性也会体认更深 。 在这个意义上 , 毛尖的《凛冬将至》其实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 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讨论和关注电视剧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 。
南都:你怎么理解毛尖这本书的题目《凛冬将至》?在该书中 , 哪一篇文章或作者的哪一个观点最让你有共鸣?
贺桂梅:毛尖这本书的题目确实是书的亮点之一 。 在我的理解中 , 这也是毛尖风格的具体表现之一 。 毛尖有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艺术直觉 , 她不是通过理论分析或具体解释 , 而是通过直觉就到达了某种本质性的东西 , 虽然说不清楚 , 不过她很肯定 。 这是我对她感到好奇也佩服的地方 。 她最开始就确认了这个书名 。
我没有问过她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 , 我的理解大概包含这样几层意思:第一层当然是因为这本电视剧笔记有多篇谈到了美剧《权力的游戏》 , 而且这也是毛尖最喜欢的几部剧之一 。 因此用一部最喜欢的电视剧的核心台词来作为一部谈电视剧的书的题目 , 当然是个好选择 。 第二层意思与毛尖对国产电视剧的忧患相关吧 。 这一点她在后记中做了说明 。 她对国产电视剧的现状并不乐观 。 不过正如她对世界观的理解一样 , 不能说这是她对国产剧的简单否定 。 从2009年到现在 , 国产剧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高潮段落了 , 因为有期待 , 所以有凛冬的体认并相信国产电视剧的原力仍在 , 也是表达一种希望吧 。 毛尖采用这个题目 , 我认为第三层意思是对她自己新的世界观的一种表达方式 。 这本书中《至死方休》是我喜欢的一篇 , 毛尖在这部剧中领会的是一种她这个年龄、心境特别能体认的世界观 , 就是面对命运的无情、生命的剥夺时那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原力:永不放弃、永远斗争、永远享受活着的欢愉 , 只要生命一息尚存 。 我把这种体悟理解为一种人到中年的生命感悟 。 人年轻的时候 , 总是有许多浪漫的梦想 , 实际上是过度美化地看待他人与世界 , 并且总是怀着不切实际的理想向世界期待着、渴望着什么 。 但是人到中年之后 , 会变得比较现实 , 也大致懂得世界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 不过这也不值得感伤和颓废 。 因为现在不是我们去找世界要什么的时候 , 而是无论世界、外界多么荒凉残酷 , 只要生命的原力还在 , 我们就可以一直战斗也一直活得很好 。
推荐阅读
- 第一心理|北大女学生服药自杀:PUA专家都是如何操控女性思想的?
- 开学5天超500人感染,美国大学教授却被“封口”…
- 经验教程|肥乡农村小子被北大录取!,高分“诀窍”强力来袭!
- |国内血液病知名专家韩明哲教授 9月2日在市中心医院坐诊 ?
- 用人|政府用人非清华北大不可的“掐尖”嗜好可以休矣
- | 惠安亮亮教育基金发放1000万奖学金 考入清华、北大学子每人10万元
- 钟芳蓉|忠于所爱笃定前行!报北大考古女生钟芳蓉在留守中默默努力 积蓄力量再出发
- 新生|北大:所有新生须于报到前三天内完成校规校纪考试
- 无锡|比考北大清华还难!无锡俩小伙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
- 北大|投递员亲手给儿子送北大通知书 不只读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