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争夺太空?外交部:中国航天事业完全用于和平目的
本文插图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采访人员会上说 , 有关中国跻身火星探测行列是为了加大对太空主导权争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 中国的航天事业完全用于和平目的 , 中方愿同世界各国开展航天领域国际合作 ,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
【人民日报|争夺太空?外交部:中国航天事业完全用于和平目的】汪文斌说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23日成功发射升空 , 正式开启了中国自主火星探测之旅 。 这不仅是一个值得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时刻 , 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欧洲空间局、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德国宇航中心、美国航空航天局、阿联酋航天局、国际宇航科学院等机构以及俄罗斯、英国、日本、阿根廷等国的同行向中国发来贺电或祝贺视频 。 中方对此表示感谢 。
他说 , 中国火星探测是一个开放性的科学探索平台 。 此次火星探测任务既是中国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结果 , 也是国际航天合作的成果 。 为了确保此次探测任务顺利实施 , 中方同欧洲空间局、法国、奥地利、阿根廷等组织和国家开展了多项合作 。
“至于一些媒体认为中方有关航天活动是为了抢夺太空主导权 , 这种解读并不正确 。 ”汪文斌说 , 科学技术的进步本来就应该服务于全人类的和平与共同进步 。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人类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完全用于和平目的 。
他说 , 中方探测和研究火星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人类对宇宙的科学认知 , 扩展和延伸人类活动空间 , 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 。 事实上 , 1996年以来 , 几乎每个发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测器发射 , 今年更是迎来多国齐聚火星发射窗口、开启深空探测的新高潮 。
汪文斌表示 , 中方愿同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 开展航天领域国际合作 , 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
(来源:新华社)
推荐阅读
- 科学|在太空中,免疫系统是否有影响?
- 科学|原来,在太空睡觉并不简单
- 科学|研究发现有地球细菌可以在太空存活多年时间
- 细菌|细菌如何在太空中存活数年?形成厚厚的凝结块
- 人民日报|AG50轻型运动飞机成功首飞
- |三年之期已到!27英寸显示器不再隐忍,闯入千元内要争夺性价比
- 科学|太空探索:天文学家观测太空时发现,银河系遭遇点燃类星体!
- 科学|太空探索:银河系的风使研究人员,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探测星系?
- 科学|太空探索:整齐锁定的系外行星可能比以前想象的更常见!
- 国防科技要闻|【每日动态】太空军/新三维深度传感器/数据科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