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木子李说历史|宋朝的王安石发动的熙宁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导语:
宋神宗时期发生的熙宁变法可以说家喻户晓 。 因为这次变法改革行动是由王安石领导的所以又被称为王安石变法 , 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 , 达到富国强兵 , 挽救宋王朝的政治危局 。 如此轰轰烈烈的一场社会变革行动 , 为什么最后会失败?为什么在皇帝宋神宗的支持下 , 改革的阻力还是那么大?为什么这次变法不但没有成功 , 甚至导致朝廷上大臣们的对立以致结党?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文章图片
图一北宋时期社会1、变法时的内部局势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宋朝没钱了 , 没错宋朝穷 。 似乎大家对宋朝的印象就是朝廷软弱但是富足 。 但到了宋神宗时 , 社会已经完全变了样 。 首先众所周知 , 北宋是因为太祖赵匡胤"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 , 夺得柴氏周朝的天下 , 为了稳固这个新生朝廷的政局 , 北宋对于后周的官员一律留任 , 而且为了削弱地方的权利尤其是军队指挥官的权利 , 北宋大搞文官政治 , 而且朝廷新设立团练使、知州等等 , 还有科举选士的规模远远超过前朝 , 还时不时开设恩科 。
更要命的是宋朝时官员的俸禄都很高 , 太祖时开始高薪养廉后来就成了最高指示 , 如此祖制 , 中央历任皇帝自然不敢违背 , 否则北宋文官执政的基础岂不是要动摇?如此一来 , "冗官"的局面不可避免 。 其次反正薪水、待遇这么好 , 官员们大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与其弄不好还把饭碗砸了倒不如尸位素餐 , 所以官员不仅愿意无所作为而且与地方豪强打交道时倾向于妥协 , 所以导致了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 。
这样就产生了大量饥民 , 因为无地可耕只能变为流民 , 而宋朝对待流民的解决办法就是招为军人 , 而且是终身制的 。 如此一来导致军队人数激增 , 是为"冗军" 。 随着"冗军"出现的肯定还有"冗饷" , 将领们在瞒报军队数量吃空饷 , 那军饷之费更多 。 在加上身为统治者自然也要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 不然怎么能造成"富宋"的印象呢?可如此一来 , 朝廷的支出太多导致入不敷出 , 财政赤字愈演愈烈 , 中央财政慢慢陷入崩溃的边缘
文章图片
【小哥木子李说历史|宋朝的王安石发动的熙宁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图二王安石2、变法时的外部环境
北宋初年太祖、太宗都极力主张收复燕云十六州 , 不过太祖赵匡胤早逝继位的太宗没有军事经验 , 在高粱河兵败后转向了文治 , 后世的皇帝也就再也没有提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 。 可燕云十六州就像是母亲的臂膀一样守护着黄河流域附近的平原 , 过了黄河距离宋朝首都开封 , 不过四百余里得距离 。
那如果要问 , 为什么上面说了兵力很多 , 可和辽金等北方民族的交战 , 宋都处于下风呢?这就又涉及到了一项"祖制" , 就是宋太祖一手创造的"更戍法" 。 为了避免武将权力太大汲取了秦末造成五代十国局面的经验 , 宋太祖要求禁军分驻京城和地方 , 并以时间作为轮换的周期 。 老皇帝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做到"故将不得专其兵 , 兵不至于骄堕"的效果 , 但是也导致主帅和士兵互不熟悉 , 在战场拼命时无法形成凝聚力也就形不成强大的作战能力 。
所以宋朝的对外战争每次往往都以失败收场然后还都要赔一大笔"岁币" , 但是辽金甚至西夏利用"岁币"大肆扩充实力 , 起用汉人改进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 , 使得国家实力越来越强 。 因此宋朝面对的敌人越来越强大 。
文章图片
图三宋神宗3、变法的具体举措
面对如此内忧外患 , 宋神宗继位后迫不及待的想要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 。 所以王安石所提出的种种举措立即上马 。 让我们来看一下王安石所提出的主要改革措施:
一、青苗法 。 也可以说是改革中最重要的变革方法 。 意思是当每年的春季时 , 农民上年所打的秋粮已经吃完 , 但是春苗刚刚播下则尚处于成长期 , 这时候也可以说是"青黄不接" 。 此时 , 农民只能通过向地主借高利贷 , 来获得生活下去的资本 。 但是地主的利息往往很高 , 于是王安石决定由政府低利息贷款给农民 , 秋收后再还给政府 。
推荐阅读
- 娱乐盘点大剧院|司马小绢讲历史:揭秘古代当铺之间的暗号
- 丹说历史|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冯姓先祖,后代将相辈出,历史上的小人物
- 小高说历史|为了得到男友的爱,不惜性命,留下感人5字遗言,年轻貌美女毒贩
- 是我历史君|进去10人有9人出不来,600年无人破解,专家:梅花阵,湖南一古村
- 历史的皇宫|外国历史还有四位高皇帝,全部是开国君主,除了中国历史的高皇帝
- 中国青年网|英女子秘密买下有900年历史的古城堡
- 萌小糸说历史|下面人物6选1,你会选择跟谁去盗墓?,如果你穿越成摸金校尉
- 马露聊历史|出身成谜,受宠后乾隆给的封号却令人费解,她近30岁才嫁给乾隆
- 砚武|作为开国君主的刘邦为何历史评价不高?
- 历史图片社|却碾压乾隆的四万首,其中一首大家都背过,刘邦一生只留下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