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专家奋战脱贫一线:中国扶贫不单单考虑收入问题

头天还在意大利罗马向国际友人推介贵阳市大数据产业 , 回国后立马赶到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地区 , 绕着村子研判住房、饮水保障情况 , 孙志明的工作跨度大到“过去难以想像” 。
【国际关系专家奋战脱贫一线:中国扶贫不单单考虑收入问题】从每年50余场学术交流活动 , 到每年至少50次进村查看精准扶贫情况 , 自2018年4月挂职担任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贵州省扶贫办副主任起 , 孙志明开始了自己从国际关系专家到扶贫干部的角色转变 。
“九看”“三问”识别贫困户
办公室里的世界地图变成了贵州省贫困人口分布图 , 精确标记出2019年全省每个乡镇还有多少贫困人口 , 没有贫困人口的乡镇是浅橙色 , 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是土黄色 , 超过20%的乡镇标成橙红色 , 极贫乡镇的范围内一片深红 。
孙志明主要分管的扶贫工作目标很明确——贫困人口清零 , 让这张地图上的色块统统变成浅橙色 。 事实上 , 这对初到贵州没有太多扶贫经验的孙志明来说 , 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 “没有准备的时间 , 上车就干活 , 边干边学” 。
“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产业革命八要素”“五步工作法”……这一连串的新名词逐渐从陌生到熟悉、吃透 , 并融入脱贫一线具体实践 。 有人知道孙志明是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 , 主要研究大国关系和国际危机管理 , 想请他讲讲国际形势课 , 他都一一婉拒 , “我现在是扶贫人 , 要和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建起共同的话语体系” 。
他把做学术研究的方式带进了具体的脱贫工作中 , 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成一个个课题 , “就像解算术题一样 , 一道题一道题去解” 。 比如刚走进一个村子 , 到底怎么识别贫困户?到底怎么识别贫困原因?贵州的扶贫干部曾经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看房 , 二看粮 , 三看劳动力强不强 , 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识别法 。 在此基础上 , 孙志明结合自己的经验 , 总结了“九看”“三问”法——看村看路 , 看水看户 , 看田看电 , 看厨看圈 , 看学生、病人和医院;问收入、问打算、问困难 。 这也成为他每次进村走访的“必修课” 。

国际关系专家奋战脱贫一线:中国扶贫不单单考虑收入问题
文章图片

孙志明(右一)走访贫困户
用贵阳的大市场带动全省大扶贫
贵阳市2015年已经实现全面脱贫 , 全市虽然没有贫困县 , 但截至2019年底仍有6119户1356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 同时 , 还要确保全市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15088户43084人稳定脱贫、不返贫 。 与此同时 , 贵阳市还在省内帮扶了13个贫困县 。 如何让帮扶工作精准、长效 , 也被孙志明列为了一个课题 。
对此 , 他的解题思路是必须把“给钱”变成“给项目、给产业” , 把帮扶“责任共同体”发展成为“利益共同体”, 用贵阳的大市场带动全省大扶贫 , 让帮扶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
在贵阳市的易地扶贫搬迁点 , “共筑行动”将搬迁困难群体和配套产业结合起来 ,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 , 将搬迁群众与社区发展结为利益共同体 。 贵阳市开阳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启艳通过免费提供的培训在社区农贸市场做起了生意 , “干得多挣得多” , 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
贵阳市整县帮扶的黔南州罗甸县今年3月顺利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 在罗甸县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一份帮扶需求清单传到了贵阳市 , 孙志明带领扶贫团队反复研究、对接 , 最终确定投入5000万元援助当地边阳镇建设一个水厂 。
2020年初 , 一个日供水能力2.5万吨的智能化水厂在边阳镇建成 , 近10万群众山区群众告别了挑水吃的历史 , 用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
为了让“利益共同体”再紧密一些 , 贵阳市还帮助罗甸县因地制宜建设起高标准的蔬菜保供基地 。 罗甸县终年气温高 , 基地的蔬菜比贵阳的当季蔬菜早15到20天上市 , 通过大约150公里高速公路运输 , 早熟蔬菜可以在贵阳的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 促进贫困户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 , 丰富了贵阳市民餐桌上的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