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夹在东晋之间的桓楚政权,为什么会如此短命?

【司马|夹在东晋之间的桓楚政权,为什么会如此短命?】公元400年 , 此时南方的东晋朝廷 , 要说谁的实权最大 , 不是皇帝 , 也不是朝廷重臣 , 而是外面的桓玄 。 东晋朝廷的政权虽然由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相继掌控 , 但能够管辖的也只是江南八郡而已 , 江北由北府兵刘牢之、豫州刺史司马尚之分割 , 而南边还爆发了孙恩起义 。 总而言之 , 东晋现在是四处树敌 。 而桓玄却掌握着东晋超过一半的领土 , 这让本就有野心的他 , 更是大造舆论 , 多次在自己地盘伪造祥瑞 。
神操作把桓玄送上了皇位
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 , 用不了多久 , 恒玄就得篡位 。 所以 ,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 , 公元402年正月 , 司马元显控制朝廷下诏讨伐桓玄 。 他自任征讨大都督 , 以刘牢之做前锋都督、征西将军 。 桓玄没有想到朝廷这么快就公开讨伐自己 。 他之所以敢这么高调 , 就是因为觉得扬州闹饥荒 , 南方还有孙恩闹着 , 司马元显不可能讨伐自己 。 听说司马元显讨伐自己 , 桓玄一开始想放弃东部郡县 , 退保大本营江陵 。 但在长史卞范的劝说之下 , 桓玄改变了想法 , 留自己的哥哥桓伟守江陵 , 自己则召集兵马顺江而下进驻浔阳 。 到了浔阳后 , 桓玄公布司马元显的罪状 , 反过来声称要讨伐司马元显 。
司马|夹在东晋之间的桓楚政权,为什么会如此短命?
文章图片

这下司马元显又害怕了 , 实际上 , 他压根就没准备消灭桓玄的任何计划 , 只是看他不顺眼 , 一时意气用事 , 也没有想到桓玄会这么刚 。 司马元显的大军都准备开拔了 , 得知桓玄的态度却开始迟迟不敢动身 。 仗还没开打 , 司马元显就在气势上输了 。
另一边 , 桓玄一边顺江而下 , 一边同样心里打鼓 。 他都怀疑自己的士兵敢不敢与朝廷大军作战 , 直到过了浔阳 , 还没有见到司马元显的人马 , 桓玄这才稳下心来 , 部队的士气也开始高涨起来 。 当桓玄抵达姑孰 , 击破了襄城太守司马休之和豫州刺史司马尚之后 。 司马元显更是没主意了 , 派使者向刘牢之询问战事 。 刘牢之也害怕 , 他一来担心桓玄手下有大批精兵强将 , 二来担心即便平定桓玄了 , 自己也会功高震主 。 所以刘牢之犹豫不决 , 消极怠工 , 磨磨蹭蹭地带着北府兵进驻建康西南的溧洲就止步不前了 。
就在这时 , 桓玄派其刘牢之的族舅何穆来劝刘牢之说:"高鸟尽 , 良弓藏;狡兔殚 , 猎犬烹 。 文种、白起、韩信 , 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 现在你的情况是 , 战败了则家族不保 , 战胜了也难逃满门抄斩的命运 , 倒不如与桓公联手 , 保有富贵 。 "刘牢之听了 , 觉得何穆所言有理 , 就打算派使者去向桓玄请降 。
外甥何无忌和部将刘裕苦苦劝谏不要投靠桓玄 , 然而 , 自古以来能听进部下话的人很少 。 实际上 , 还是那句"高鸟尽 , 良弓藏;狡兔殚 , 猎犬烹"打动了刘牢之 , 跟谁不重要 , 利益最大化才最重要 。 最终 , 刘牢之还是派刘敬宣至桓玄营中请降 。
司马|夹在东晋之间的桓楚政权,为什么会如此短命?
文章图片

刘牢之率北府兵投降后 , 这场战争实际上就已经结束了 。 桓玄大军沿江而下 , 司马元显退守建康 。 在建康 , 司马元显退无可退 , 只得硬着头皮在宣阳门外列阵迎战 。 可因为他的一退再退 , 军心早已混乱 , 晋军不战自溃 。 桓玄兵不血刃进入建康 , 抓住司马元显 , 将他和之前被俘的司马尚之一起杀死 。
桓玄控制皇帝司马德宗 , 自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 , 又派家人、亲信占据要津 , 控制了东晋朝野 。
篡位
恒玄掌权以后 , 首先要对付的就是最有威胁的北府兵 。 他任命刘牢之为征东将军、会稽太守 , 借此剥夺其军权 。 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就劝刘牢之趁着军权还没有交出去 , 袭击待在建康丞相府中的桓玄 。 在这种时刻 , 刘牢之低的可怜的政治数值展现了出来 , 他最终没有采纳儿子的建议 , 而是计划带着北府兵渡过长江 , 与在江北的女婿高雅之联合据守北岸和桓玄相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