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腐|一次特殊的经历“公司法务约谈”,职场中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
上周朋友和我讲述了她遇到的特殊经历“被公司法务约谈” , 具体的事情是这样的:她的直属上司被前同事举报贪污而被离职 , 离职后还不收敛继续做和公司相关的业务及挖原公司的合作伙伴 ,现在职的同事反馈给公司进而法务开始介入 。 法务在收集证据的时候发现朋友有一笔账目2万块没有走邮件流程申报就约谈了朋友 。 法务约谈期间禁止朋友使用手机 ,3个人用言语施加压力让她承认这2万块钱就是贪污了 。
本文插图
朋友明确表示可以调查这笔钱的流向 , 并且她的电脑手机里还有挖竞争对手的谈话记录及金钱支出 , 她并没有贪污公司的任何一分钱 , 但是法务拒绝查看手机及电脑的任何记录 , 拒绝朋友打开手机看记录 ,整整被隔离了5个小时做审查 。 朋友找我谈话她很委屈 ,明明天天加班到1点 ,正常做事还被怀疑贪污 ,朋友非常委屈的点就是法务的人态度十分恶劣 ,完全不听朋友的解释 ,给朋友的立场就是你就是贪污了 , 认了吧 , 有屈打成招的意味 。
本文插图
我很理解朋友的委屈 ,对于朋友的人品我非常了解的 , 实际上2万块钱对朋友来说还真不算什么~站在公司的立场走流程审查相关人员是正常的流程 ,但是法务同事恶语相向及强行压迫朋友这点我非常难于苟同 。 事后HR反馈回来法务在沟通过程中确实存在言语不妥当的行为 ,HR的部门的相关同事也受到过同样的“待遇”并安慰我朋友 。 朋友庆幸当时的聊天记录还在 , 钱的流向可以查得到 , 要不也是有冤也是没有地方申述了 。
本文插图
那我们从这件事情上应该要吸取什么教训呢?
1学会保护自己
涉及金钱的一定要走正规的申请流程 ,我朋友就是吃亏在这里按上司的口头办事而少了邮件流程这一项 。 虽然朋友说她们之前经常这样操作 , 但没出事就没事 , 出了事许多锅很容易变成自己背 。 涉及到金钱项目责任划分等等尽量通过邮件的形式或者文字的形式交流 , 过往的记录要留存在公司电脑和复制回家里的电脑 , 以防万一有事可以调出记录来证明自己 。 这种情况我同事也遇到过 ,总监也是不按公司流程要求要她申请经费 ,我同事起初并不同意并希望总监先发邮件通知老板抄送给相关人员 ,经过双方的僵持 , 最后总监还是发了邮件 , 不过最后我同事也离职了;对于普通员工有着上级的压力如果不按指示做事很容易被穿小鞋 ,要不选择做要不选择走人 。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 ,要意识到职场是个坑遍地都是坑的地方 ,我们要懂得留个心眼 ,按照流程办事 ,相关事项都要存档 , 保护好自己!
本文插图
2对于公司的经营者
实际上朋友的公司频频出贪污的事件 ,而且都是部门大领导出现这类事件 , 涉及的金额都不小 ,最后都是以离职的形式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导致了公司此类事件频频爆出而刹不住这种风气 。 而对比另外一个朋友的公司 ,凡是出现这类事件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直接走法律流程送进监狱而刹住了贪污之风 ,起码这类事件少了许多~作为老板 ,一开始选择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就决定了公司往后的风气 。
本文插图
【贪腐|一次特殊的经历“公司法务约谈”,职场中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
3为你尊敬的人工作
这位90后的领导贪污被处理 ,事发前却受到公司的重用 ,是当作一个重要的潜力员工在培养和宣传 , 职场是一个利益博弈的地方 ,并非谁有能力谁就一定能上去 ,有些小人也是可能上位的;在职场多年 , 能符合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我只遇到了一位 ,其他的领导水平都很一般 , 基本换谁上都大差不差的情况 。 身边的朋友也有遇到领导极力打压下属 ,担心下属冒头 , 给自己的下属评级评分都非常低, 公司的奖金分红大部分全部进自己的口袋 , 完全不为下属考虑 ,只考虑自己的前程的领导;
推荐阅读
- 戒电视
- 安倍值得尊敬
- 犯罪|雅康高速货车解禁首日,高速公安给予四名司机特殊“关照”
- 观察者网:民调又一次低估了特朗普和共和党
- 李文亮前领导蔡莉“下线”,她去哪儿了?
- 广州日报|男子第一次见女网友就报警,结果自己反被抓
- 拆除的豪华中学:一次作妖、二次曝光、三杯自罚
- 情感|七夕节:结婚70年,90岁老人第一次过情人节
- 夺命哈士奇|博士15万元,博士后30万元!山西省给来晋工作博士发一次性补贴!
- 蓬佩奥每开一次口,中国人就爱一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