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减税降费给企业带来怎样红利?人民日报聚焦三家“链上”企业( 二 )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 , 包括增值税、所得税、出口退税等在内的税收优惠政策使瑞迪可以少缴1850万元 。 ”刘兰说 , “税费负担轻了 , 省下的钱多了 , 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的步子就迈得更有劲了!”
瑞迪一鼓作气 , 新投3条桁架机器人生产线和自动化灌封、半自动化装配线共计400多万元 , 新投加工设备300多万元 。 生产线优化后 , 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投入 。
有减税降费政策的强力支持 , 瑞迪不光扩大了机器设备的投资 , 在人力资源投资上也加了把劲 。
“过去科研人员搞研发 , 往往不考虑产品什么时候卖、价格贵不贵、市场接不接受 , 现在他们比销售人员还关心市场反应、重视产品成本 。 ”科研人员工作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变化?原来 , 为了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 瑞迪对员工激励方式进行了优化 。
优化内容之一就是将科研人员的薪酬与产品未来的销售情况挂钩 , 如果销售情况良好 , 计算成本后超出预先设定的利润目标 , 超出部分将按一定比例与科研人员分享 。
“减税降费使企业手里有钱去优化激励方式 , 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 , 推动更多研发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 ”刘兰说 , 过去 , 科研人员往往坐等企业管理层告诉他们研发什么;如今 , 他们首先会去调研市场需求、主动与客户沟通 , 充分考虑成本、质量控制等问题 , 然后带着成熟的商业计划书来告诉管理层 , 应该研发什么 。
减税降费不仅让瑞迪收获满满 , 其红利效应也在产业链上被不断传递和放大 。
新增的桁架机器人生产线投入使用后 , 瑞迪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 对下游企业有了让利空间 , 部分产品让利还超出税率调整幅度 。 “有额外的降价空间 , 我们为什么不让利给自己的下游企业呢?”刘兰坚定地认为 , 这种让利是多赢 , 能让产业链发展更健康 。
瑞迪与武汉宝久创美合作多年 。 “除了按税点调整 , 我们还给宝久创美让利5% 。 他们的电机配上我们的制动器 , 市场高度认可 , 让利后双双做大 , 产品竞争力将更强 。 ”刘兰说 。
中游企业武汉宝久创美——把少交的30多万元增值税全部投入研发 , 产品好评率不断提升 。 与上游企业协商下调原材料价格 , 降低向下游企业推出的新品价格“今天是试运行第二天 , 虽说能通过手机实时关注机器动态 , 但还是在现场盯着更踏实!”自减速器性能与耐久测试室运行以来 , 刘孔明有忐忑但更有兴奋 。
刘孔明是武汉宝久创美公司的研发工程师 , 去年以来 , 他和团队的心全扑在了“减速器”上 。 “公司为这个投入可不小 , 每月光电费都要上万块 。 ”
为什么要做这些测试?“就是要拿出行业的标准!”刘孔明解释 , 这些实验是为了测试不同工况、不同载荷下机器的运行情况 ,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调整对油品、材料等的要求 , 进而制定出标准 。 有时一个实验可能要花一个多月甚至两个月才能完成 。
非要做吗?“那是当然!”在宝久创美工作6年多 , 对标准的重要性 , 刘孔明深有体会 。
“产品刚推出时 , 受到市场好评 , 渐渐地 , 客户投诉多了起来 , 返修率也增加了 。 有的客户说 , 机器转着转着就停了 。 ”
反复分析 , 最终发现问题出在一个地方——“标准” 。 “供应商原材料变更、我们的产品升级、设计变更 , 叠加在一起 , 到了下游 , 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 说到底就是没有统一标准 。 ”刘孔明说 。
标准制定如此重要 , 为啥没早点干起来?武汉宝久创美公司总经理朱海涛说 , 公司正在发展期 , 资金一直紧紧巴巴 , 每年研发投入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就盼望一双手在背后推一把 。
如今 , 这双“手”来了!减税降费政策的助力 , 让宝久创美的愿望种子渐次开花结果 。
朱海涛给采访人员算了一笔账:2018年5月1日 , 宝久创美适用增值税税率由17%下降为16%后 , 节省增值税22.6万元;2019年4月1日 , 增值税税率由16%下降为13% , 企业全年再减少增值税30.22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