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壳蛋鸡|贵州:就业有门路 脱贫底气足( 二 )


绿壳蛋鸡|贵州:就业有门路 脱贫底气足
文章图片

线上招商,吸引更多企业到贵州投资创业,助力脱贫攻坚 。赵松摄
借助外部力量,实现帮扶合力,紫云县的做法只是贵州脱贫攻坚举措的一个缩影 。作为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2020年春节期间,贵州省返乡农村劳动力达251.8万人,其中跨省返乡199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70%左右 。
为确保就业帮扶不断档,贵州科学研判疫情形势,对全省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作出专门部署 。各地各部门纷纷响应,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跟踪服务和权益保障,做好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扶持政策、培训扶持政策、给予市场经营主体奖励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对接,帮助200余万外出务工人员安全顺利返岗就业,给外出务工群众吃下“定心丸” 。
打出政策“组合拳” 助力“返乡创业族”干得好留得住
脱贫致富离不开帮扶带动,但最关键的还是要以帮扶为契机,挖掘内生动力,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的良好循环,积极拓展周边市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努力让群众易就业、好创业、能乐业 。
绿壳蛋鸡|贵州:就业有门路 脱贫底气足
文章图片

开阳县生态富硒绿壳蛋鸡养殖基地 。开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果不是政府一路支持和帮助,我们不可能发展这么顺利 。”贵州开阳县珍硒瀚宝富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秦大江说 。
因看好开阳生态环境和土壤富含硒的“双重优势”,2013年,长期在云南、四川等地从事工程建设的秦大江决定返乡创业,发展生态富硒绿壳蛋鸡养殖 。项目推进过程中,秦大江在基地选点、土地流转、员工招聘、冷链建设、物流保障等方面都遇到了困难 。“短时间内,县里不仅安排专家通过专业检测帮我确定了养殖地点,还在基地建设、土地流转、产品宣传等各方面给予我帮助 。”不到一年时间,秦大江就在全县12个乡镇28个行政村建成了29个养殖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化”的运作模式,带领当地群众共同发展 。
通过几年的发展,秦大江的公司成了开阳最大的富硒鸡蛋生产企业,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可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公司原定的销售计划 。由于订单大幅减少,仓库里38万枚生态富硒绿壳鸡蛋面临滞销,积压资金无法及时回笼,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企业库存越多,生产成本就越高,周转资金就越困难 。”
了解到公司的情况后,贵州省、市、县的农业、畜牧、工商、宣传等部门纷纷主动上门,帮秦大江一起找销路,解难题,同银行协调低息贷款,向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补助,让产品入驻贵阳多家商超,把门面搬到贵州最大的农业物流园,组织企业参加农特产品展销会,多渠道开通产品线上销售平台……通过各方助力,不仅解决了基地产品滞销难题,更帮企业全面打通了省内外销售渠道 。
绿壳蛋鸡|贵州:就业有门路 脱贫底气足
文章图片

招聘会开进村,助力群众稳就业 。贵阳市南明区委宣传部供图
“稳就业首先要稳企业 。随着贵州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创业,他们在资金、资源、技术、管理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是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真正发展起来,进而带动更多困难群众就业 。”贵州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鼓励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不断健全农民工创业服务体系,贵州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增收政策扶持,搭台唱戏、筑巢引凤,对有意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资金、培训等各方面支持,吸引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唤醒乡村活力 。
培育产业扩“内需” 确保“在家上班族”稳定增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