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乃伟:一个57岁棋手的漫长对弈( 六 )




吴清源知道芮乃伟无棋可下的失落 , 总是劝慰她 , “你先身体要好 , (棋以后)一定会下的 。 ”那时芮乃伟每两周会去吴清源家参加研究会 。 年近八旬的吴清源每天在 14.5 平米的房间里坚持摆棋 6 小时 , 要是哪天有事外出了 , 第二天他还会补上这 6 小时 。 每到研究会 , 来访的棋手会轮流跟吴老师摆棋 , 彼时只有十几岁的刘世振亲眼见过一回 , “别人摆 4、5 个小时下来 , 状态早就不行了 , 只有他们两个(吴清源和芮乃伟)还能够跟第一分钟摆棋时候的状态一样 。 ”1994 年之后 , 江铸久也搬来日本定居 , 有时夫妻俩一起从吴清源家摆完棋离开 , 芮乃伟会沮丧地问江铸久 , “这管用吗 , 不能下棋就是不能下棋 , 身体好也没什么用 。 ”


芮乃伟到日本的第二年 , 张璇也离开国家队去了日本 。 她的离队理由是 , 国内比赛太少了 , 待着也没意思 , 想出去见见世面 。 作为 “三峡事件” 的另一位当事人 , 比芮乃伟小五岁的张璇看得很开 , “芮老告诉我 , 说那件事情有可能会留在档案里 , 当时我就觉得 , 档案是什么东西 , 我对这些东西没概念 , 我只是觉得我又没干什么坏事 , 自己过得去自己这一关 , 就不觉得这是个大事 。 ”


同是无棋可下 , 张璇觉得自己在日本生活的四年挺充实的 , 也是教棋、参加研究会 , 再是每年去欧洲旅游一趟 。 在国家队待了八年 , 她早就过腻了宿舍食堂训练室三点一线的生活 , “(在日本)那四年真的是比我之前的要丰富多了 。 ”东方体育日报采访人员张晓露是张璇的好友 , 在他眼里 , 张璇和芮乃伟不是同一类型的棋手 , “她就想得比较开 , 觉得生存就可以了 , 但芮老师可能纯粹是一个棋手 , 她要下棋 , 她要通过比赛来证明自己 。 ”


1992 年 , 一场最盛大的世界大赛摆在了芮乃伟面前 。 受创办人应昌期先生之邀 , 她和江铸久参加了第二届 “应氏杯” 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 , 自创办以来 , 这项比赛就有 “围棋奥运会” 之称 , 冠军奖金是 40 万美元 。 那一年中国棋院宣布退赛 。 比赛开始前十个月 , 芮乃伟完全停止了在日本的教棋工作 , 钱也不挣了 , 专心备战 。 为了增加训练量 , 她总是一大早就去找日本棋手依田纪基下快棋 , 依田的妻子就会叫醒他 , “芮桑来了 , 快起来下棋 。 ”


芮乃伟最终闯进了应氏杯四强 。 直到今天 , 这仍是女棋手在世界大赛取得的最好成绩 。 但回忆起输掉半决赛的那天 , 芮乃伟只有痛苦的失败感 , “那就跟死了一样 , 就死在那儿了 。 ”比赛输了 , 意味着下一个比赛又将遥遥无期 , “关键是那盘棋下完就没了 , 你就没希望了 , 没有什么可以指望的东西了 。 ”


5 年后 , 芮乃伟和江铸久已经移居美国旧金山 , 过起了另一种生活 。 江铸久负责教棋养家 , 芮乃伟负责收拾做饭 , “睡个懒觉起来 , 后院转一圈 , 做饭 , 吃饭 , 稍微摆一摆棋 , 又要做饭、吃饭……”美国空气好 , 房子大 , 开个车就能到海湾转转 , 生活很安逸 。 但那是芮乃伟记忆中最痛苦的一段时间 , 他们在美国待了三年 , 完全没有围棋的氛围 , 连看棋都没地儿去 , 摆棋都找不到人 。 1997 年年末 , 夫妻俩去看刚上映的电影《泰坦尼克号》 , 回家后 , 芮乃伟做了一个梦 。 梦里 , 她和江铸久正在泰坦尼克号上 , 冰山已经撞上了 , 芮乃伟一回头 , 发现水已经淹到窗口了 , “我急得很 , 我说快下棋 , 快下棋…… 如果你在下棋 , 你来生还是棋手 。 ”


芮乃伟:一个57岁棋手的漫长对弈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