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三迎大考!科创板1800亿解禁洪峰将至,监管祭出四层缓冲垫,科技牛能否继续?这个动作才是关键( 二 )





经前述之初步测算 , 7月22日科创板公司解禁规模1800亿 。 但其实符合减持规定 , 可在90个交易日内以集中竞价方式进行减持的上限仅有750亿-800亿左右 , 也就是说日均成交可能不会超过10亿元 。 而据券商中国采访人员统计 , 过去一年科创板日均成交为180亿元 , 而7月份科创板的日均成交却高达530亿元 。


另从历史数据来看 , 据Wind数据显示 , 2019年全年 , 沪市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实际减持金额约1388.987亿元 , 占同期成交金额的比例不足0.01% 。 减持对个股股价的影响主要在于短期内 , 拉长时间线来看 , 减持计划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逐渐减弱 。 随着计划披露后时间的不断推移 , 沪市公司股价累计跌幅呈逐渐缩小的趋势 。


据兴业证券的分析 , 2020年6月1日至今 , 25家首批科创板跑输科创板整体 。 从历史经验来看 , 此次科创板解禁为小非股东和部分董监高 ,性质类似于创业板2010年11月1日解禁 , 但规模更类似创业板2010年2月1日解禁 。 当年2月1日网下机构股份解禁 , 解禁前下跌呈现“快速调整”(急跌而非阴跌) , 解禁当日下跌5%左右 。 解禁前1个月和解禁后3天 , 28家公司跑输市场 , 解禁后1个月跑赢市场 , 呈现深V型 。 当年11月1日中小股东解禁 , 首批28家公司解禁后两个交易日跑输万得全A , 分别下跌3.8%、4.3% 。 解禁前30日和解禁当日均跑输市场 , 解禁后30日跑赢市场 , 涨8.8% , 同期万得全A跌1.1% 。 解禁时 , 创业板估值明显高于主板:创业板PE 68.3倍 , 全部A股PE 20.0倍 , 沪深300PE 16.3倍 。


但华泰策略认为 , 7月22日科创板流动性或将面临较大压力 , 短期股价或承压 , 并且对科技板块形成一定扰动 。 但持续大幅冲击的可能性较小 , 对个股影响大于整体股市影响 。 个股层面看 , 西部超导、天宜上佳、虹软科技、容百科技、澜起科技、中微公司、光峰科技、睿创微纳等解禁规模占其流通市值比重较大 , 短期或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冲击压力 。 从投资者类型看 , 7月22日 , 科创板解禁规模中属于创投(含股权投资机构)的占比最高(79%) , 这些投资者解禁后减持意愿或较强 , 而保险、年金、养老金、社保基金等作为中长期资金解禁后短期内减持意愿或较小 , 但该部分资金占比相对较小 。


影响科创板的核心是什么
其实 , 什么时候减持 , 减持多少 , 以什么方式减持?很多时候还是取决于个股的估值和成长性 。 如果估值相对便宜 , 而成长性足够好 , 资金长线持有 , 缓慢减持也并不是不可能 。 然而 , 科创板的估值却并不是太够看 , 一些个股涨得比较离谱 。


比如沪硅产业 , 有分析师调侃道 , 股价已经涨到超出了研究框架的范围 。 截至今年上半年 , 沪硅产业仍可能为亏损 , 但其市值已经涨到了1000亿以上的水平 。


即将解禁的中微公司的情况大抵如此 。 虽然公司实现了盈利 , 但其成长性与其市盈率并不匹配 , 几百倍的市盈率并未见到几倍的增速 。 短期之内显然也已经透支了未来数年的业绩预期 。


刚刚上市的君实生物 , 虽然前景不错 , 但其上市之后市值也突破千亿 。


过去将近一年时间 , A股的科技股 , 特别是一些盘子做得比较大的科技股涨得比较多 。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即纳斯达克的科技股涨得也非常好 , 特别是大盘科技股 。 而自主可控现在看来只是其中一个依据而已 。 这种现象背后最重要的逻辑就是美联诸重新扩表 。 在去年下半年美联储扩表的背景之下 , 全球的科技投才真正迎来估值的美好时光 。 美联储近期出现缩表之后 , 纳指上涨势头也明显减弱 。


目前 , 市场上有很多关于朱格拉周期的说法 , 但后续科技股能不能牛 , 很大程度也取决于美联储的动作有多大 。 若持续做缩表动作 , 科技牛的变数也会很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