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考试季到来!聊聊中学生心理压力的那些事儿
树洞
中学生心理压力的那些事儿
“除了日常的知识积累,影响成绩的另一大决定性因素就是心态 。 ”随着考试季到来,上海市建平中学心理社同学自主运营的公众号“走心Psychlone”最近发了这样一篇文章,探讨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 。
在分析了“输家心态”“玩家心态”和“赢家心态”之后,文章认为最“高级”的是最后一种:注重自己在考试中得到了什么,把获得的经验用于备战下一次考试;乐观而有动力的同学,往往能出现在考试名次的上游 。
经历了长时间的网课生活,又在不久前返校开学,学习成绩变化成为中学生们心理压力的首要来源 。 “走心Psychlone”的负责人黄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不少同学开学后成绩“翻天覆地”:有的“后进生”在网课期间十分努力上进,开学后取得了极大进步;一些原本成绩优秀的同学过于自负,又无法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返校后考试“就像重新学一遍似的” 。
除了学习压力,黄莹还总结了中学生可能遇到的亲子关系压力、社交压力、情感压力和身体压力 。 “尤其是网课时期整天和家长待在一块儿,好多同学觉得父母对自己要求太高,看孩子哪儿哪儿都不顺眼,很心烦” 。
寻找支持系统
有27年工作经验的上海市进才中学心理高级教师沈慧发现,当察觉自己心理压力大的时候,现在的孩子更愿意向家长、老师和专业机构寻求帮助,而家长有时却不支持孩子的决定 。
沈慧讲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 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的方式让原本不善社交的一位男生觉得“特别好”,因为可以避免跟同学们交往了 。 可事实上,他在与同学接触后,却产生了自己处处不如人的想法,心情有些抑郁 。 他主动向家长提出去看心理医生,家长却不认为这是非得去医院才能解决的问题 。 疫情后期,家长终于带他去医院,医生开了一点儿“可吃可不吃”的药,家长又害怕药物有副作用,坚决不让吃 。
“家长觉得,这是通过孩子的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不吃药;孩子则认为,连医生都觉得可以用药物帮助我,家长为什么坚决不同意呢?”后来,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亲子之间才达成了一致 。
“父母不应该回避孩子的问题,而是要给孩子真正的支持 。 ”沈慧分析说,心理压力大的孩子,往往觉得自己的痛苦是父母无法理解的,父母空口说的“支持你”显得很无力 。 “家长应当重视孩子除学习以外的成长过程,要发掘孩子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更多的时候,不只是告诉孩子’这个问题你可以解决’,而是要真正采取具体的方法,共同面对问题”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心理老师蔡丹艺同样强调了“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 在她看来,初、高中阶段的孩子,同伴对他们自我认知的影响往往大于父母和老师 。 “虽然网课为学生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资源,但学校和班级的存在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对成长来说还有很多作用,居家学习难免有所缺失” 。
“好久不开学,我想念学校的小伙伴了 。 ”不止一位中学生这样告诉采访人员 。 黄莹说:“虽然网课期间大家可以用手机聊天,但和学校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还是不一样 。 在学校的感觉更加亲密,我们可以聊一些琐碎有趣的小事,连蜜蜂飞进教室也能成为话题 。 ”
同伴距离远的问题怎么解决?蔡丹艺发现,一些班级自己发明了小妙招:在网课正式开始前20分钟就开放“打卡”,每天由两位同学轮流值班做“主播” 。 “主播”有时会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说说为什么喜欢这首歌,然后带着大家哼唱;有时会介绍家里一件珍贵的物品,并讲讲背后的故事 。 4月是学校的心理月,学校请到了一位在纽约大学电影专业就读的校友,远程指导初二、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后来有16个班级都完成了这份有趣的“接力”作业 。
不要再提“别人家的孩子”
“儿子快初三了,我希望他别再玩游戏,他却问我:放松时不玩游戏还能干什么?”吴玉兰是一位具有20年教龄、10年班主任经验的初中教师,但面对儿子,她却发现自己需要和他沟通的事儿还有很多 。
和很多家庭一样,连续几个月的亲子密切共处催生出不少矛盾 。 过去教育学生喜欢“速战速决”的吴玉兰,现在觉得“老师讲完就结束”的方式是不对的 。 从商量打游戏时间开始,她和儿子越聊越深入 。 “现在有些孩子其实内心很孤单 。 有的孩子沉迷游戏不做作业,可能是因为父母施加的压力太大,或者父母之间互相争吵,孩子得不到关注,缺爱 。 这是儿子告诉我的 。 ”
在学校,吴玉兰也遇到过“缺爱”的学生 。 预初年级有个男孩,过去在校表现一直很积极,经常来老师办公室问这问那;疫情居家期间却“失控了”:不做作业、不上传,接到老师电话时总是支支吾吾的 。 老师们后来才了解到,男孩平时在家由奶奶照顾,父母离异后,妈妈在外地,爸爸不大管,电子设备一直在身边,就控制不住玩游戏的“瘾”了 。
吴玉兰认为,解决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尤其刚进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言行中是否有异常,尽早介入 。 “小孩长大要面子了,亲子矛盾不像学习问题,一般不会告诉同伴 。 这时就需要家长、老师正面引导、沟通,打开心结 。 ”果然,这个男孩在吴玉兰的安慰和鼓励下,向她倾诉了内心深处的纠结 。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家长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孩子作比较,这样很可能会让孩子关上心门,不再理你 。 ”
这条重要建议来源于吴玉兰的亲身经历 。 “家长在工作中压力也很大,回家面对孩子的学习情况,难免心不平、气不和,永远不满意,觉得都是别人家孩子好 。 我儿子小时候喜欢听我讲学生的事,现在却不愿听了,觉得我是在拿他跟别的孩子比 。 ”
吴玉兰认为,家长不像老师,和自家孩子说话时容易过度直接,可能会伤害到孩子 。 “听话、懂事的孩子毕竟少,家长要学会放低身段、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对话 。 学着只说孩子现状怎么样,而不是老提别人家的孩子” 。
吴玉兰从儿子身上学到的另一点,就是亲子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 。 “十几岁的孩子其实已经懂得很多事,大人只不过经历过的挫折教训多一些 。 事实上,大人没法完全从气势上压倒孩子,孩子也只是需要你给一点意见 。 儿子告诉我,他知道我是为他好,却不认为我说的一定全对 。 这我赞同 。 ”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
“现在的孩子不再为物质操心了,更多是思考精神层面的东西 。 为什么要读书和生活?孩子在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答案之前,学习是缺乏动力的 。 ”蔡丹艺在心理教师岗位已经18年,这是她与这一代学生交流得出的感悟 。
“做一件事要么很有意义感,要么很有趣 。 学习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并不是那么有趣,这就需要目标感和意义感 。 ”在蔡丹艺看来,许多家长已经习惯了上班、挣钱、养家,也想当然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以后升学、工作顺风顺水,却不能理解孩子对物质没有那么在意 。 还有的家长一边要求孩子好好读书,一边自己下班后也只是刷手机,这会让孩子觉得,生活似乎没有目标和意义 。
蔡丹艺认为,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只是学习成绩好,那么当花了很大精力都达不到目标的时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非常大 。 “有时候压力大不是关键,关键是孩子没有找到生活的目标感和意义感 。 如果有目标,压力自然会转化为动力” 。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 ”蔡丹艺总结说 。 孩子是看着家长、老师来决定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生活中则会耳濡目染地养成处理情绪的方式 。 她曾遇到一个孩子离家出走,后来一问,孩子却不认为这是离家出走,“因为这孩子曾看见妈妈吵架后摔门而出,过好半天才回家,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生气了就该这样处理 。 ”
怎样把学习压力转化为动力?吴玉兰也有个经验 。 她认为,家长和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适当地提一点小要求,而不是一下子要求太高 。 “有一点适当的压力,孩子能够快乐成长;完全不给压力,长大后也容易承受能力差 。 ”
在学校里,吴玉兰总是鼓励学生先做人、再学习 。 “学习能力有强弱差异,这都没关系 。 只要一个人心态正、积极向上、看上去阳光,周围人慢慢会接受你 。 ”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来看她,都说“好好做人比好好学习重要”这句话记得最牢 。 “我教过的学生中,有硕士、本科、职校毕业的,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都做得不错,育人目的达到 。 ”她笑着说 。
【中国青年报|考试季到来!聊聊中学生心理压力的那些事儿】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魏其濛
推荐阅读
- 中国冰淇淋市场总量超千亿元 还有哪些机会可挖掘?
- 挺过上半年疫情冲击,中国电竞行业为啥更红火了?
- 懂车帮|中国版“路虎揽胜”上街,一般人认不出来,堪称百万SUV,15万起
- 中国|13岁丧父15岁丧母,嫂子变卖嫁妆供他读书,终成中国首富,他是谁
- 航班延误|100多名中国乘客因美航班延误起飞滞留美国
- 使馆|重要提醒!中国驻布基纳法索大使馆凌晨发布:经埃塞俄比亚转机赴华乘客,24日起转机前5天内须进行核酸检测
- 中国武汉|3万只羊即将进京赶“烤” 蒙古国:希望送给武汉人民
- 袁心玥是不是中国女排之中身材最好的球员?你怎么看?
- 美国|6月美债海外持有量两连升 中国持有规模下降最大
- 中国经营报|瑞幸“活”过来了?咖啡市场为何难逃“6亏3平1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