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小星辰|那就优待藩王,但要把兵权交给我,朱棣:既然不能强势削藩

序言:明洪武二年 , 明太祖朱元璋毅然决定“定封建诸王之制” , 选择以“分封”的形式分封子孙为藩王 。 但谁成想 , 分封制那极易导致“皇权旁落”的弊端 , 却在建文帝刚刚登基之时就已然开始显露 。 ——《明史·太祖二》结果也就导致建文帝匆忙之下选择了“强势削藩” , 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 , 于公元1399年爆发的“靖难之役”也就此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 随后 , 以藩王身份称帝的明成祖朱棣 , 同样面临着“藩王势大”的困局 , 但明成祖并没有选择强势削藩 , 而是采用了一种“恩威并施”的怀柔政策 , 在潜移默化间将兵权悉数收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
凤小星辰|那就优待藩王,但要把兵权交给我,朱棣:既然不能强势削藩
文章图片
建文帝削藩画像示意图
毕竟对明成祖朱棣而言 , 他这个皇帝之位看似一切静好 , 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坐稳 。
【凤小星辰|那就优待藩王,但要把兵权交给我,朱棣:既然不能强势削藩】如若不是建文帝朱允炆于洪武三十一年八月 , 也就是公元1398年八月毅然发动了强势削藩 , “先废周王橚 , 欲以牵引燕” 。 而后又于建文元年 , 也就是公元1399年再次强势削藩 , 让“湘、代、齐、岷皆以罪废” , 逼的时任燕王的朱棣不得不“佯狂称疾”、静观其变的话 。 ——《明史·成祖一》
恐怕明成祖朱棣还真不一定能找到机会去援引《祖训》 , 打着“朝无正臣 , 内有奸恶 , 则亲王训兵待命 , 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的旗号举兵造反 , 他也没有理由去起兵 。 ——《明史·成祖一》
凤小星辰|那就优待藩王,但要把兵权交给我,朱棣:既然不能强势削藩
文章图片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因为建文帝跟他不同 , 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帝之位乃是明太祖朱元璋亲封 , 若是按照明太祖的说法 , 那就是“天下归心 , 宜登大位” , 是符合封建时期的礼仪法制的 , 合理合法 。 即便是要削藩 , 也可以说是藩王危及社稷 , 名正言顺 。 ——《明史·太祖三》但明成祖不一样 , 明成祖朱棣的这个皇帝之位乃是他通过推翻建文帝的统治 , 以藩王的身份“篡权夺位”而来 , 既非明太祖亲封 , 也非建文帝主动禅让 , 属实称得上是名不正言不顺 。 所以 , 如果此时其他藩王再次举兵造反的话 , 舆论的导向无疑就会站在明成祖朱棣的对立面 , 对他十分不利 。 这也就意味着明成祖朱棣如果想要削藩 , 势必会十分的艰难 。 这还没算历经“靖难之役” , 明成祖朱棣的自身势力定然大打折扣 , 正是急需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时候 。
凤小星辰|那就优待藩王,但要把兵权交给我,朱棣:既然不能强势削藩
文章图片
明成祖朱棣画像
那么问题来了 , 明成祖朱棣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去“削藩”的呢?而且还顺利的将兵权悉数回收到了自己的手中 , 并未产生太大的干戈 。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 朱棣他肯定不会去选择“强势削藩” , 毕竟他就是亲历者 , 感触自然是颇为深刻 。 而且他也不像建文帝那样有理由发动“强势削藩” 。
一方面 , 朱棣的皇帝之位本来就不是通过常规手段继承而来 , 所以 , 如果他再次强势削藩的话 , 只会让民众对他的印象更差 。 无疑会对“民心”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 。
试问 , 又有哪一个朝代的百姓会喜欢用拳头说话的统治者呢?
另一方面 , 如若朱棣强行削藩的话 , 且不说正是政权未稳 , 急需稳定民心以及调整统治体系之际 , 单是其他藩王那激烈的反抗 , 他就不一定能承受的住 , 反而有可能导致一个得不偿失的局面 。
事实上 , 明成祖朱棣也确实没有去“强势削藩” , 而是对藩王用起了恩威并施的怀柔政策 , 这才在没有出现太大干戈的情况下收回了藩王手中的兵权 。
凤小星辰|那就优待藩王,但要把兵权交给我,朱棣:既然不能强势削藩
文章图片
明成祖画像
一、明成祖朱棣优待各路藩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