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慢读 | 三亚这座存在了八百多年的老屋,因两位“房客”而闻名( 二 )


裴氏宅 , 成了一代伟人的终老之所 。
高宗去世后 , 孝宗朝重新检点历史 , 赵鼎被平反 , 追封为丰国公 , 赠太傅 , 谥忠简 , 成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在崖州 , 赵鼎被列入五贤祠加以奉祀 , 又被奉祀于海口五公祠 。
房客胡铨是崖州施行中原教育开创者
赵鼎|慢读 | 三亚这座存在了八百多年的老屋,因两位“房客”而闻名
本文插图

海口五公祠中胡铨雕像 。 (资料图)
三年后 , 裴氏宅迎来了第二位“房客”——胡铨 。
胡铨 , 字邦衡 , 号澹庵 ,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 曾任枢密院编修 , 以《戊午上高宗封事》著称 , 文中坚决反对议和 , 乞斩秦桧 。 秦桧给他加上“狂妄凶悖 , 鼓众劫持”的罪名 , 编管昭州、新州 。 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一月 , 胡铨又被贬到吉阳军 。
绍兴十八(1148年)正月 , 胡铨到达吉阳军贬所 。 如三年前对待赵鼎一样 , 裴文义仍然冒着身受牵连的危险 , 请胡铨住进了裴氏宅 。
胡铨寓居裴氏宅时 , 官职并不大 , 但是他对当地乃至整个海南文化的影响力却不小 。 他在途经临高县时 , 就为县令谢渥题写茉莉轩 , 并为学子开讲《春秋》大义 , 发现澹庵泉 , 成为美谈 。 他在吉阳军贬所 , 倡议建了洗兵亭 , 题了逸贤峒 , 留下大量的历史遗迹 。 他积极交往 , 著书立说 , 吟诗填词 , 作书绘画 。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 胡铨亲自为吉阳军的学子讲学 , 以致黎族头领纷纷把自己的子弟送到他这里读书 。 胡铨成为在崖州推行中原正统教育早期最重要的教育家 , 他对崖州地区黎族子弟施行中原教育的开创之功 , 尤其不可磨灭 。
裴氏宅 , 成了传播中原文化的重要平台 。
秦桧病死 , 胡铨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五月离开吉阳军北归 , 后擢起居郎 , 官至兵部侍郎 , 卒谥忠简 。
胡铨在盛德堂寓居八个年头 , 深感裴氏之厚德 , 于是想起《左传》中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盛德必百世祀 。 ”于是为裴氏宅取名“盛德堂” , 还亲自作了一篇铭文 , 其词曰:
猗欤休耶 , 儋守裴公 。 震风凌雨 , 大厦帡幪 。 迁客所庐 , 丞相赵公 。 后来云谁 , 庐陵胡铨 。 三宿衔恩 , 矧此八年 。
访客皆鸿儒 , 往来无白丁
盛德堂曾留住过赵鼎、胡铨两“房客” , 便足以盛传千古了 , 何况裴氏之盛德与赵、胡之盛德进一步融合 , 使盛德堂名满海岛 , 无数文人士大夫钦之仰之 , 纷纷以能够造访盛德堂 , 成为盛德堂的客人为荣幸 , 并为盛德堂献上诗文 。 其中有两个名人不能不提起 , 一个是元代位至副宰相的王士熙 , 一个是明朝海南“吟绝”的王佐 。
王士熙 , 字继学 , 北海东平(今山东东平)人 。 泰定朝由治书侍御史而升为中书参政 , 成为权力中枢的要员之一 。 泰定帝死后 , 发生“两都之争” , 最终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战败 , 元文宗图帖睦尔获胜 。 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 , 王士熙遂被流放吉阳军 , 次年初到郡 。 王士熙到吉阳军之后 , 军使让他在城中居住 , 但王士熙感觉居所过于完美 , 乃借居于城西陋地茅屋 , 名之曰“水北新居” 。 又在茅屋附近筑江亭 , 为游息之所 。 王士熙性格恬淡、温和、谦恭、宽厚 , 常常静居一室 , 数日不出中庭 , 恬然不见其去国之意 。 郡中人士多喜与他交往 , 他都甚加礼貌 。 他对于郡县时政 , 从不妄加议论 。 不是公事和宴请 , 他都不轻易出门 。 大约在本年冬天 , 遇赦许归田里 。 后复起用 , 死于任上 , 谥号文献 。
王士熙虽喜静居 , 且居崖州时间不长 , 但又怎能与盛德堂擦身而过 。 一则赵鼎、胡铨是他敬仰的人物 , 又有被贬崖州的共同命运;再则盛德堂之美德至元代依然不衰 , 裴瑑的五世孙裴豫很快表示出对这位谪客的友好和敬意 。 裴豫同他的曾祖善待赵鼎、胡铨一样善待王士熙 , 很快把王士熙从水北住所邀请到水南盛德堂做客 。 王士熙感而为赋《题盛德堂二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