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走笔 | 陈都:“画照片”现象值得探讨

近年来 , 一些美术展览中出现参展作品疑似“画照片”的现象 ,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照搬别人的摄影作品 , 涉及抄袭侵权 。 为此 , 中国美术家协会发布了《关于监督美术展览作品抄袭侵权行为的公告》 , 凡参展作品侵权问题一经核实 , 第一时间撤展 , 对抄袭侵权作品坚决说“不” 。 即便不涉及侵权 , 照搬自己拍摄的图片 , “画照片”也容易限制艺术创造力 。 因此 , 参考照片进行再创作 , 作为美术创作领域的一种现象 , 其背后所反映出的创作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
众所周知 , 中国美术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 是通过写生积累素材 , 然后对其进行再创作 。 无论是基于写生素材展开创作 , 还是基于照片素材展开创作 , 均需创作者在分析现实物象的基础上 , 对其进行艺术“再加工” 。 创作客体本身存在着美与不美的差距 , “画得像”就是把所有的美与不美都如实记录下来 , 但这样的画面却不一定美 。 因此 , “要在客观物象中分析构成其美的因素 , 将这些形、色、虚实、节奏等等因素抽出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 进而通过艺术家的感知抓住美、发挥艺术家的创造力表达美 。 总之 , 创作者应有创造力 。
因受客观条件制约 , 参考照片进行创作 , 未尝不可 , 然而只依葫芦画瓢 , 却不可行 。 关山月中国画《山村跃进图》中 , 有一辆联合收割机 , 其形象参考了《人民画报》刊登的照片 , 但经过创作者对布局的审度和笔墨语言的加工 , 收割机的形象成功融入画面 , 一同成就了这件佳作 。 新中国美术史上 , 也有参考照片创作的作品 , 但在创作者的重构下 , 物象展现出动人美感 , 成为经典之作 , 如沈柔坚版画《船坞中》、韦启美油画《新线》等等 。
参考照片与临摹画谱 , 在素材运用方面有相似之处 。 清代 , 摄影摄像技术尚不发达 , 《芥子园画传》往往被文人墨客视为素材库 , “所以想到画山水花鸟 , 人物屋舍 , 画谱上有的是 , 一举手之劳 , 都可解决” 。 有人认为 , 这种创作方式在中国画创作中形成了程式化套路 。 但是 , 受《芥子园画传》影响的艺术家并非全是泛泛之辈 , 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 , 在对画谱画传的临习借鉴、融会贯通下 , 依然能够成长为杰出的艺术家 。 所以 , 无论是参考照片 , 还是临摹画谱 , 创作主体都必须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 , 发挥主观能动性 , 有效表达内在的情思、情感 , 也就是“有我” , 并将其传达给审美主体 。
在“画照片”的作品中 , 近年来争议较大的是一些依据照片刻板描绘宏大场景的作品 。 应该说 , 大家对这类反映时代进步的作品充满期待 , 但有些作品却缺乏应有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表达 。 其实 , 在1955年的第二届全国美展中也曾出现类似问题 。 当时 , 一些美术工作者把工业建设题材片面理解为“画机器” , 画不好 , 也不敢画 , 深层原因是对工业建设生活认识不深入 。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 , 一些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 , 勇于探索 , 创作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 , 成功回答了现代工业文明产物如何入画的问题 , 并引导了此后美术创作的方向 。 比如 , 在油画《春到西藏》中 , 创作者董希文着重处理了画面的虚实关系 , 将代表先进生产力、时代发展方向的公路、卡车车队 , 放在远景中 , 将西藏风土人情作为近景主体 。 画面中的虚实关系 , 预示了美好生活的到来 。 再如描绘铁路建设的中国画《古长城外》 , 创作者石鲁并没有把大量笔墨放在铁轨或机车等具体物象上 , 而是在近景中用工笔重彩描绘牧民 , 勾勒羊群 , 中景及远景则以简笔淡彩描绘了铁轨、长城与山脉 , 通过画面的虚实互动强化了思想深度 。 此后出现的王文彬油画《夯歌》、卢沉中国画《机车大夫》、广廷渤油画《钢水·汗水》等表现新中国生产建设成就的经典作品 , 都注重推敲虚实关系 , 重在刻画劳动人民的精神状态 , 进而深化艺术主旨 , 使之成为值得反复品鉴的佳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