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小影|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终其一生( 二 )


原来 , 她一直生活在一个比较苛刻的家庭里 , 有一对很功利的父母亲 。 他们给她灌输了这样一个观念:
你如果是90分 , 我就爱你90% 。
你如果只有20分 , 我只有20%的爱会给你 。
如果你因为一些原因 , 例如考低分、发生车祸 , 变成一个不如人意的人 , 那么我可能就会少爱你一些 。
所以 , 她在曾老师面前提出这个需求 , 本质上是:她需要这个分数 , 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 确认自己可以被爱的程度 。
这样的评判方式 , 在职场上无可厚非 。
但放在家庭、爱情、友情中 , 就太恐怖了 。
尤其是发生在一个人的早年生长环境中 。
灵魂小影|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终其一生
文章图片
加州大学的大卫·伯恩斯博士 , 曾对完美主义的父母做过研究 。
他发现 , 这些父母很难纯粹地奖励孩子的行为 。 并且 , 一旦孩子做错或做得不够好 , 他们就会很不满 , 甚至收回对孩子的关爱 。
这样的方式 , 也发生在追求优秀的父母身上 。
孩子不优秀 , 就收回爱 。
即使孩子表现优秀 , 他们也会在赞扬之后 , 加上一个魔鬼般的“但是”:
这次很好 , 但你可以做得更好 。
潜台词就是:
你还不够好 。
于是从小我们学会了 , 要获得足够的爱和关注 , 必须不断追逐优秀 。
无论怎么追 , 都很难够到父母的优秀标准 , 所以只能疲于奔命 。
一旦这个模式根植内心 , 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
3
这种用优秀换取爱的驯养方式 , 有什么后果呢?
首先 , 优秀变成了一种自我强迫 。
从精神分析学派上看 , 我们早年和父母的互动方式 , 会内化到我们日后的人格中 。
那个总是提醒我们优秀的父母 , 会内化成我们的内在声音 。
在很多场景中冒出来 , 提醒、鞭策、审判我们 。
一位读者给我们留言:
有一次她在家里不小心搞砸了一件小事 。
老公和孩子都没有怪她 , 但她自己那一刻特别自责:
我怎么这种低级的错误还会犯;
我怎么那么没用 , 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我怎么老是这样.....
当她冷静下来 , 才意识到:原来这个不时出现的责怪声 , 就是小时候妈妈的声音 。
一样的语气 , 一样的凶狠 。
在每次搞砸、放松、快乐的那一瞬间 , 这个声音就会出现 。
批评她 , 让她觉得自己很糟糕;催促她 , 让她不敢放松......
优秀 , 不是一种自发的追求 。
而是变成了一种对批评的防御 , 以及 , 习惯性的自我逼迫 。
第二 , 我们认为真实的自己是有缺陷 , 并纠着自己的过失不放 。
说回到曾奇峰老师的来访者 。
她认为真实的自己是90分 。
在父母的长期“不够好”的引导下 , 即使做到很好 , 她也只能给自己90分 。
但曾老师说 , 他不愿意给她90分 。
如果这样 , 他就变成了和她父母一样的人 。
那么以后 , 她会继续带着对自己10%的缺点的厌恶活着 , 影响她享受自己的本该有欢愉:
我成绩不错 , 但我情商不高;
我很细心 , 但我没有大局观;
我这次做得很好 , 但我不是每次都能那么好......
这10分的“但是” , 总会紧紧地跟在自我满足后面 。
使得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对自己满意 。
灵魂小影|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终其一生
文章图片
第三 , 会用功利心来审判别人 , 甚至是自己最亲的人 。
根据优秀程度来评价一个人 , 在职场中很正常 。
但在日常交际和各种感情里 , 却是关系的杀手 。
因为 , 每个活生生的人 , 不仅仅只有优秀一个维度 。
当我们用优秀自我要求时 , 也会用功利性去评价别人 , 习惯性地过滤非优秀的特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