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研发、负债双升,紫光股改引入重庆国资、清华让出控股权

(文/观察者网苏健)频繁的并购与高额的研发投入使得紫光集团资金略显“捉襟见肘”。“从芯到云”的全产业链布局既给紫光带来了非凡成就,也不得不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这个时候,重庆“站了出来”。 股改|研发、负债双升,紫光股改引入重庆国资、清华让出控股权
文章图片
紫光集团公告6月3日,紫光集团发布公告称,紫光集团、其全体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清华控股)和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健坤投资)与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两江产业集团)四方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为清华控股和健坤投资双方拟同意紫光集团增资扩股,并引入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指定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最终清华控股、健坤投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三方各持有紫光集团三分之一股权。在框架协议签订后,协议四方共同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开展尽职调查、资产评估、协议谈判等工作。待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另行签订正式交易文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不同于以往清华系校企的改革方案,清华控股并未出让自己的股权,而是由其他投资方增加资本的方式以达到三分股权的结构。在此之前,清华控股持有紫光集团51%的股权,是后者的实际控制人。此后,清华方面将不再享有控股权。业内人士今天向观察者网指出,此次增资扩股,将一定程度上改善紫光集团的财务指标,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双方战略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存量债券余额近300亿元观察者网查询启信宝APP发现,两江产业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由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全资持股。其法人代表李毅还是博腾股份(300363.SZ)的非独立董事。 股改|研发、负债双升,紫光股改引入重庆国资、清华让出控股权
文章图片
启信宝APP截图,下同另外,此次增资前,紫光集团共有两位股东,分别是持股51%的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以及持股49%的健坤投资。而后者的第一大股东、法人代表同样是紫光集团灵魂人物赵伟国。 股改|研发、负债双升,紫光股改引入重庆国资、清华让出控股权
文章图片
从增资背景上看,观察者网查询Wind发现,最近两年紫光集团的资本负债率高企,始终维持在73%左右的高位。与此同时,该集团流动比率迅速下降,于2019年跌破1至0.97。紫光集团的资本金情况与偿债能力发出了令人不安的信号。 股改|研发、负债双升,紫光股改引入重庆国资、清华让出控股权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Wind(下同)在公司利润表中,观察者网注意到,上述集团研发费用与财务费用在2018、2019两年迅速增长,高额的研发费用也引发了债务的压力。2018至2019年间紫光集团大幅举债,债券融资总额逾百亿元。根据Wind数据,目前紫光集团存量债券共22只,累计余额仍达到289.46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规模约74亿元。 股改|研发、负债双升,紫光股改引入重庆国资、清华让出控股权
文章图片
截至2019年年底,紫光集团总资产为2977.62亿元,同比增长7.39%,而有息负债高达1693.23亿元。由于后者的规模增加,2019年紫光集团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1.62%,达到了92.36亿元。尽管此次增资方案中并未透露具体的资金数额,但此前在6月4日,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在紫光集团召开的面向境内投资人的电话会议上,前者表示,此次增资预计金额将在百亿元人民币左右。 股改|研发、负债双升,紫光股改引入重庆国资、清华让出控股权
文章图片
(单位:万元)上述景象不免让人联想到紫光集团近年来在芯片领域的布局。2019年4月9日,紫光集团旗下子公司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紫光展锐)宣布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ArmDynamIQ架构、面向智能手机的4核LTE芯片平台虎贲T310;2020年2月27日,紫光展锐正式发布了虎贲T7520,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款基于6nm制程工艺、面向市场发售的5G芯片解决方案。近日,甚至有消息指出,华为正在与紫光展锐接触,有可能向后者谋求芯片订单。此外,在2019年9月2日,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江存储)正式宣布,后者已开始量产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256GbTLC3DNAND闪存。这也是中国首款自己设计制造的64层3DNAND闪存。事实上,今年4月,紫光集团计划转让紫光股份17%股份,以及120亿元的定增计划。2020年5月,紫光展锐以500亿元估值与22家投资者达成转让协议,紫光集团以13.39%的股权换回73.66亿元资金。紫光展锐目前正再筹谋在科创板上市。6年1000亿并购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被媒体称为“并购狂人”并非空穴来风。在赵伟国的带领下,紫光集团在短短6年时间就投入超1000亿元巨资,先后收购了超20家企业,其中芯片企业高达13家。2013年,紫光集团以近17亿美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展讯通信。同年,紫光集团收购了另一家在美上市公司锐迪科,耗资9.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亿元人民币)。这两家都是设计、制造芯片的大厂,紫光展锐就是在这两家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016年,紫光集团以23亿美元(约合139亿元人民币)从惠普手中收购了新华三51%的股权,从此新华三正式加入了紫光的大家庭。后者是业界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有观点指出,对新华三的收购于紫光的“云”布局而言有里程碑的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