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说话”成为检察共识——检察机关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机制工作纪实(下)( 二 )


如何做到“情况明、责任清”呢?
接受采访人员采访的多位检察官都认为,案管部门要与业务部门互通有无,保持良性互动关系,让数据分析研判在部门之间“畅通无阻” 。
据江苏省检察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江苏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达到87.95%,位列全国第一 。然而,在2019年一季度,这一数据还只有33.4% 。
“2019年一季度,省院案管部针对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确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了相关分析,指出全省还有4家基层检察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为零 。省院领导专门对4家基层检察院检察长进行了约谈 。我们也请案管部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内定制了认罪认罚、立案监督、侦查监督等相关数据监测表,每日对全省100多家基层检察院的相关数据变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江苏省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柳慧敏告诉采访人员,正是在案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江苏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才得以很快提升 。
福建省检察院案管办在对2019年全省公益诉讼案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提起公益诉讼数量上升幅度较大,但是公益诉讼案件立案数、诉前程序案件数略有下降,而且各地发展不平衡;提起公益诉讼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占比较高,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占比偏低 。根据会商会议上领导的点评和要求,该院第八检察部调整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
“今年1月至6月,全省公益诉讼案件立案数较去年同期上升188.72%,诉前程序案件数较去年同期上升180.6%,提起诉讼数较去年同期上升413.64% 。”福建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吴晓华告诉采访人员 。
该省三明市检察院检察长陈瑜表示,做好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各业务部门协作配合,使业务数据分析真正成为有效提升办案质效的“指挥棒”,助推检察工作稳进、落实、提升 。
青海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杰认为案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既是“协作”,也有“监督” 。“数据分析研判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监督,案管办和业务部门之间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
破解两个难题,让这项机制更加完善
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也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数据分析研判机制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完善 。
采访人员采访了解到,目前数据分析研判机制还普遍存在两个难题:一是数据分析不到位,二是数据运用不到位 。
“虽然我院成立了专门的分析调研小组,但没有独立的数据分析中心,小组成员多为兼职,不太可能将工作重心全部或大部分放到数据分析上,特别是工作任务堆叠时容易将分析工作置后,导致分析报告成文时间较长,影响时效和质量 。”上海市嘉定区检察院代检察长葛建军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他表示,数据分析研判要有“跳出数据看数据”的大局眼光,要透过数据现象看到内在的本质问题,一旦缺少这些素质,就容易造成分析不透 。
“为此,我院将成立一支由各业务部门骨干组成的‘数据分析师’队伍,通过定向化、专业化、精英化的培养,着力促成全院业务分析的良好氛围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葛建军已经有了新的思考 。
江苏省南京市检察院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针对今年1月最高检下发的《检察机关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开发软件,实现对51组87项指标数据自动抓取,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分析研判的效率和质量 。
“分析研判的内容要根据当下的重点工作进行调整,比如,今年我们就增加了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案-件比’等专项数据的分析研判 。”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范群表示,通过分析研判,提出务实精准的对策建议,既规范检察办案,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我院建立了重点业务分析报告工作机制,对优化营商环境、助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工作、重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形成了一批可借鉴、高质量的分析报告 。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分析研判能力距离服务司法办案及领导决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甘肃省白银市检察院检察长王志坚告诉采访人员,下一步,该院将以案管与法律政策职能深度融合为契机,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两级检察院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群策群力做好数据分析研判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