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孩子的“科学梦”变了味
新华社昆明7月15日电 题: 莫让孩子的“科学梦”变了味
新华社“新华视点”采访人员庞明广、字强、岳冉冉
近日 , 云南省昆明市一名六年级小学生以“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 , 参加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 , 引发社会关注 。
15日晚间 , 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就“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一事发布调查和处理结果情况通报 , 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 , 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 , 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 , 决定撤销该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 , 收回奖牌和证书 。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秘书处15日在官网表示 , 已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进行核查 , 如发现违反大赛规则问题 , 将依规严肃处理 。
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奖 , 家长研究方向与参赛项目几乎完全一致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 , 此次引起关注的这名小学生就读于昆明市某小学六年级 , 参赛项目简介称:利用了高原适应与肿瘤细胞适应的相似性 , 项目前期利用遗传学比较分析了高原家养哺乳动物和对应平原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 , 发现了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 , 并构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
云南一名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这名小学生的参赛项目至少要硕士研究生以上水平才能独立操作 , “很明显 , 六年级学生是无法独自完成的 。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7月13日发表声明称 , 获奖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 。 采访人员查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现 , 这位家长的研究方向与参赛项目几乎完全一致 。
“神童”获奖并非个例 , 这些奖是如何评出来的?
采访人员查阅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历年获奖名单发现 , 类似的“高大上”中小学生研究项目不在少数 。
比如 , 有两名小学生凭借《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项目获得小学组三等奖 。 该项目简介中称 , 用绿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作为受试药物 , 研究其在裸鼠肝脏肿瘤疾病模型中的体内药效 。 资料显示 , 两名参赛学生当时分别就读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 。
“小鼠成果没有几年不可能完成 。 ”昆明市某研究所的一位科研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比赛已经变味儿了 。 ”在中科院昆明某下属研究所工作的研究人员黄某告诉采访人员 , 之前有朋友请他帮助孩子参加这项大赛 , 他帮孩子设计了一个符合其知识能力水平的项目 , 没想到班主任看过后却连说“太low了” 。
“班主任把之前的获奖项目给我看了一下 , 我大吃一惊 , 很多项目至少都是硕士、博士才能完成的 。 ”黄某说 。
云南省建水县一名连续多年带领学生参赛的崔老师告诉采访人员 , 每年获奖名单出炉后 , 他都会感叹一些获奖作品的水平之高 。 “比如有小学生研究十分复杂的导航系统 , 如果没有专业人员的大力介入 , 我相信是无法完成的 。 ”
采访人员查阅大赛评审规则发现 , 奖项的评审由大赛组委会组织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专家组成评委会 。 评审规则强调必须由参赛者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 , 并明确要求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参赛者本人构思、完成 。
为了防止造假 , 大赛不仅要求参赛学生做项目时要拍照留痕、留存资料 , 还在各级比赛中设置了答辩环节 。 “答辩是在一个封闭场地内进行的 , 除了专家和参赛学生 , 其他人不准进入 。 ”崔某说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云南省科协邀请的评审专家大多是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深教授、研究员 。 云南省一名科研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从评审专家的专业背景、资历来看 , 要甄别出参赛者是否作假、是独立研究还是借他人力量 , 应该非常简单 。
对于评审专家为何没能发现一些参赛作品明显超出了中小学生知识能力范围 , 赛事组织方没有正面回答 , 仅称“我们也提倡高校院所对青少年进行支持 , 大手拉小手 , 会对青少年有所启发” 。
推荐阅读
- 你为什么想给孩子做英语早教启蒙?
- 南京警方通报大学生多次偷外卖|南京警方通报大学生多次偷外卖 家中其他孩子为了让他读书都辍学了
- 美食小队长|孩子多吃的暖胃菜,补血祛湿,补钙补脑身体壮,冬天不怕冷
- 铲屎官职责宝典|一百多斤的阿拉斯加,拆家被教育后找爷爷求抱抱,果然还是毛孩子
- 小天天|当成孩子养的宠物,被人当作肉鸭吃了,如何区分宠物鸭和肉鸭
- 母亲|傻孩子。恋爱得不到母亲认可,25岁女孩居然跳海轻生。还好被救了
- 高空抛物|郑州又见高空坠物一孩子额头被划伤? 物业回应
- 美食美刻|孩子隔三差五就馋它,好吃不上火,蒸一蒸就出锅,做一次一周不愁
- 增城警方|“梅姨案”再两孩子寻回认亲,寻找仍在继续
- 乡村|21岁女教师一人撑起乡村小学 孩子们:离不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