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破产之路,汉服、洛丽塔和JK服只是第一步( 三 )
2017年8月26日 , 南京莫愁湖 , 汉服爱好者们 。 /视觉中国在汉服圈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这是雪纺的吧?一看就是皱巴巴的仙服料 。 提花绸质感没得说 , 你怎么不试试?”“是山就不要穿出来 , 版权意识大家都没有吗?”在洛丽塔圈则是:“我一看就知道是占星猫 , 擦边了教堂马 , 就算是萌款我也不买 , 劝你也别买了 。 ”身在圈中的人 , 在规则之内摸爬滚打一番之后 , 有的迫于各种限制 , 云淡风轻选择半退圈 , 不混社群;有的成功晋级为十级学者 , 本着维护小众圈子的愿望 , 要么抓住萌新的过错不放 , 要么本着氪金累积的优越感对“穿山”的冷嘲热讽一番 。鄙视链之所以出现 , 原因之一就是无处不在的盗版店 。 盗版店的存在 , 既威胁了正版商家的权益 , 也让那些花大价钱购买正版的消费者感到不公平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正版商家往往极度厌恶、鄙视山寨店家 , 甚至会刻意鼓励消费者去嘲讽、拉踩穿“山”买“山”的人 。琦琦说:“我鄙视穿山寨Lo裙的行为 , 是出于对小众文化和小众市场的支持 , 希望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 。 如果大家都穿山寨 , 那正版品牌的经营难以为继 , 更别说做出更好的设计作品了 。 ”激进地对盗版进行讨伐在大众消费领域并不常见 , 它往往发生在小众消费圈层里 。 比如人们在街上看见有人穿了假的AJ球鞋或者背了山寨名牌包包 , 并不会上去讨伐;但是在三坑这类小众服饰圈里 , 圈中人就眼里揉不得沙子 , 无法接受盗版 。凡是称为“圈”的地方 , 人们的领地意识就极其明显 。 在各方利益的驱动下 , 破产三坑里的显性鄙视链不断被加固、激化 , 最终成为横亘在圈内人与圈外人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城墙 。 也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以为他们争的是‘山正’ , 其实是虚荣心 。 ”专栏作家吴怼怼说:“这就像一个江湖 。 江湖本身是任意的 , 但有人梳理了规则 , 构建了武林 。 因此 , 在江湖里可以为爱好、为娱乐 , 也可以为排名、为名誉 , 有些人好胜心强 , 想站在武林排名榜上;有些人佛系 , 选择游离于规则之外 。 那些站在排名榜上的人 , 有些选择通过自我练级完成资源积累和晋升 , 有些则选择通过制造壁垒 , 达成地位巩固 。 ”这种心态与皮埃尔·布迪厄在《区隔》中对小资产阶级的描述有某种相似之处:“小资产阶级介于真正的精英和普罗大众之间 , 既无法像精英那样凭借文化资本获取稀缺资源 , 又不甘于沦为平凡人 , 止步于日常经验所理解的意义的初级层面 , 于是要么把通俗的东西神圣化 , 要么把严肃艺术通俗化 。 往往 , 他们神化那种易得的资源 , 制造稀缺感 。 ”
作者 | Elise本文首发自《新周刊》565期
推荐阅读
- 史上传颂的“神童”典故,满布着成人的扭曲欲望
- 人的自我主宰与被主宰
- 伊朗昨天又发生吓死人的爆炸,以色列:我干的!
- 洋人的“财富密码”——我爱中国!
- 非机动车|好危险!年轻妈妈骑“电马儿”载着娃娃逆行,被交警拦下
- 曝光成年人的舒适瞬间
- 组工干部要在能力上一点一滴地积累
- 清朝人的热门职业,稍微有点功夫的都想去!
- 浪姐里没有熟女的自由,只有对年轻的顶礼膜拜
- 尼日利亚|小费,走近尼日利亚人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