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豆瓣APP中让用户兴奋的功能


编辑导语:当我们想要看一部电影 , 或者想要查看某部电影的评分时 , 往往会去豆瓣APP寻找信息 。 本文作者就以豆瓣APP的影评详情场景为例 , 解读它有哪些能够让用户兴奋的亮点 , 并且引申出了卡诺模型 , 为我们做了详细地介绍 。
【|解读豆瓣APP中让用户兴奋的功能】
|解读豆瓣APP中让用户兴奋的功能
本文插图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豆瓣中的一个案例 , 场景如下:
当用户在豆瓣查看某部电影的影评详情时 , 页面中有一个【可播放全篇】的入口 , 用户点击后就可以看到能播放本影片的APP了 , 例如爱奇艺、优酷 。
|解读豆瓣APP中让用户兴奋的功能
本文插图

点击下面的按钮后就可以直接跳转到对应APP中 , 并直接进入本电影的播放页面:
|解读豆瓣APP中让用户兴奋的功能
本文插图

一、案例的亮点在哪里

  1. 符合豆瓣用户的使用场景 , 用户在豆瓣查找高评分电影时 , 如果找到了心仪的电影那么此时是抱有【看全篇】这个目的的 , 这个功能恰好满足了用户的目的 。
  2. 缩短了用户的行为路径、减少了操作成本 , 在这里用户只要点击3次就可以进入播放全篇片的页面 , 如果没有这个功能的话 , 则需要返回手机主页-寻找某视频APP-输入影评名-搜索-点击搜索结果 , 共5步才能完成目的 。 并且还有可能因为这个视频APP内没有这个电影而找不到播放渠道 。
  3. 可播放全片的右侧直接显示了可播放此电影的APP , 用户无需点击展开就可以知道播放渠道 。 就可以知道自己手机中是否有其中一个APP , 如果没有的话用户直接返回寻找其他电影 , 减少了无效操作 。 降低了用户的失望情绪 。
  4. 展开后(上面第二张图) , 用户可以知道在对应产品中播放本电影的条件 , 是VIP可免费观看?还是VIP需要付费观看?或者是无需VIP就能看?这里的好处与上面第3点是类似的 , 如果用户进入了某APP才发现自己没有VIP看不了这个电影 , 也是做了很多无效操作 , 会产生负面情绪 。 并且在播放渠道下方还显示了用户是否已经安装该APP , 避免用户还要去下载 。
  5. 如果这部电影不能在其他APP中看全片的话 , 豆瓣同样做了很有意义的设计 , 如下图 , 当这部电影不能在其他APP中看全片的时候 , 会引导用户订阅提醒 , 当本影片可播放时再给用户推送通知 , 这样就提高了用户活跃度 , 也减少了用户的失望情绪 。
  6. 这个功能如果按照卡诺模型进行分类的话 , 是属于【兴奋型需求】 , 也就是说当产品中没有这个功能时 , 用户不会产生不满意的情绪 , 但是当产品中有这个功能的时候 , 用户的满意度就会有极大的提升 , 是由惊喜和超出预期产生的极好的用户体验 。
但是要注意的是 , 需求的类型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 , 今天的兴奋型需求在几年之后可能就会变成基本需求 。
例如饭店里有WIFI在五年前可能是一个兴奋型需求 , 用户遇到了会十分惊喜 , 但是在今天几乎每一家饭店都有WIFI了 , 用户已经习以为常 , 不再会有惊喜和超预期的感受 , 所以饭店里有WIFI就变成了一个基本需求 。
即这个功能存在用户会认为理所当然 , 这个功能不存在用户的满意度会有所下降 , 甚至认为产品的功能不完整 。
以上就是今天案例分享了 ,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卡诺模型的知识 , 可以阅读以下内容 , 详细了解卡诺模型中5种不同需求类型的特征和区分方式 , 我会以微信中的功能为例把每一种需求都举例说明 。
二、卡诺模型
卡诺模型 , 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 , 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 , 体现了产品功能和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