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山东聊城有对支教母女:母亲援青 女儿支疆

|咱山东聊城有对支教母女:母亲援青 女儿支疆
文章图片

田春清支教前与女儿的自拍照,如今她在青海海北州支教,女儿在新疆支教 。(受访者供图)
|咱山东聊城有对支教母女:母亲援青 女儿支疆
文章图片

田春清(中)与着藏袍孩子的初中毕业照 。
文/图 半岛特派采访人员 王永端(署名除外)
当“满眼风景的愉悦”一次次变换成“身体缺氧的痛楚”,支教教师田春清从未言悔 。去年夏天,在山东聊城市莘县任教的田春清,从海拔33米的家乡登上海拔3300米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开始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高原支教 。几乎与此同时,她大学刚毕业的女儿,也前往了遥远的新疆支教 。
身为山东“援青人才”,她留给草原孩子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灵魂深处迸射出的精神火花 。
初到高原,爬上2楼就气喘吁吁
2019年8月28日,田春清离开山东聊城家中的小儿子,来到了开满鲜花和遍地牛羊的青藏高原 。根据工作安排,她担任刚察县民族寄宿制初级中学的物理老师 。该所中学是刚察全县唯一一所中学 。
从低海拔地区上高原的所有人,都会经历身体的适应期 。田春清清楚地记得,第一节课当她用缓慢的脚步攀上2楼教室时,已经气喘吁吁了 。“在走廊里,我使劲呼了好几口气 。才推开了教室的门 。”田春清说 。
新任课老师出现在了讲坛上,喧闹的教室突然鸦雀无声了 。所有的孩子盯着田春清,田春清满脸笑意盯着眼前所有的孩子 。
“孩子的眼睛清澈、天真、无邪 。”田春清告诉半岛采访人员 。
田春清心里清楚,她从遥远的山东来青海,不但要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孩子,还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乐趣,给大草原上蓝天白云下的这些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翱翔到远方 。
“你们不但要好好学习,亦应去追求诗和远方 。”课上,她对孩子说 。
理想总很美好,但现实往往相差甚远 。田春清说,一次她在课堂上讲课,突然发现坐在后排的一个男生将头埋在桌子下 。她判断这个男生定是在课堂上开小差 。看到这一幕,她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责问这个孩子 。下课后,她将这个孩子叫出了教室来到走廊一角,询问这个孩子因何不好好听课 。
“老师,我在染发 。”这个孩子捋着头发,给了她一个惊人的答案 。课堂上不动心思学习,竟去用染料染发 。面对眼前的孩子,她没有责备,而是做起了孩子的思想工作 。她对这个孩子说,外面的世界比草原大,豆蔻年华理应善学多思,将来走出草原,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
田春清的温婉批评不但未伤及孩子自尊,还让这个孩子认识到了课堂上的问题 。“这次交谈成为孩子动力的起点 。”田春清说,“早期的物理测试,这个孩子成绩很低,现在超过70分了 。”
距离再远,也阻不断教师家访
身在高原的田春清认为,教育和培养全班的藏族娃娃不应光在课堂上,还应在课堂下 。让这些孩子们做事情,必须是他们自己心甘情愿地去做,执着地去做,才有可能做好,做得精彩 。学习,同样也是这样的道理 。
田春清打比喻说,假若一个孩子不愿在课堂上听课,不愿在课堂下预习和作业,作为援青教师不但要从表象上知道孩子为何不爱学,还应从根源上找到孩子厌学的根源,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
就此,双休家访,也成了田春清支教的一部分 。“绝大多数孩子从牧区到县城上学,中间有200多里山路 。”田春清告诉半岛采访人员,周末的早上,往往是这些孩子被父母用摩托车载着,从牧区行几十里山路送到乡政府驻地,孩子们再乘坐公共汽车赶到县城 。有些没有摩托车的家庭,只能徒步而行 。
说这些时,田春清哭了 。
田春清说,到了冬天的周六,孩子放学后要从县城赶回遥远的家乡 。这些孩子从县城乘了汽车还要赶到乡镇驻地,被父母骑摩托车载回家 。有些家里没有摩托车的孩子可能要徒步回家 。
夜幕下的草原上会见狼群 。为了驱赶狼群,这些夜幕下结伴而行的孩子们,会扯开嗓子大声高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