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造假|44所高校77名作者被发现问题论文 多所高校启动调查( 三 )
他们发现,这些论文的摘要、简介和结论写得完善而工整,但仔细阅读和对照就会发现,“中间的推导过程可能是乱七八糟的” 。他曾就问题论文请教基础数学领域的一位名校教授,对方告诉他,除了一些地方有些不规范,完全看不出问题,并向他推荐了应用数学领域的一位中科院院士 。“果然,院士一看送到的论文立刻说,这里面的公式是错的 。”
多篇论文被撤稿的原因是,被查出与别的期刊论文高度重复 。根据追查结果,它们属于同期接受审稿的论文 。“一开始我以为是审稿人泄露了正在审的稿件,从而使他人可以迅速成文投给其他期刊,然而,一旦看到另一篇论文,我们就发现内容是一样的可疑和低劣 。”扮虎说 。
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规避审查的策略:造出两篇甚至更多的论文,同时向不同期刊投稿,即使期刊查重,也只会查已经发表的论文,而同时接受审稿的论文几乎没有被查到的可能 。
在这些论文的相似段落里,即便是求证不同问题,其计算过程也几乎完全一致,甚至出现了一模一样的错误 。2014年的一篇论文中,一篇参考文献的作者被拼写错误,错误随即又被复制到了2017年的5篇问题论文中 。扮虎说,他们把这种相似称为“致敬式相似” 。
65篇论文中,仅标题出现物理学大师薛定谔名字的论文就有34篇 。看上去,这些作者对薛定谔的理论尤为感兴趣 。一些作者仅仅通过“Schrdingerean predator-prey system”与“the Schrdinger-prey operator”两个概念之间的替换,就生产出新的问题论文 。
学术打假人克莱德指出:“这些文献插入了薛定谔的名字,不是感谢他对物理学和数学特殊的贡献,更像是一种权力的护身符,将它作为一条窃取成果的捷径 。”
赔本生意?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联系了77名国内作者中的10余人,试图向他们了解涉事论文情况,只有一位愿意讲述论文发表过程,并要求匿名 。
张兰(化名)向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表示,他论文中的通讯作者确有其人,但在论文被撤稿后失去联系 。他回忆,2016年,他在杭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后的聚餐上,认识了王苗(化名) 。王苗自称是一名教师,从事数学方面的研究,即将到泰国做访问学者,并向他表示有机会可以合作 。
不久,王苗致电张兰称,自己有一篇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即将发表,但研究经费不是很足,没有钱支付期刊的版面费,自己做通讯作者就能够拿到科研奖励,可以把第一作者让给张兰 。
“当时SCI论文奖励好像还挺高的,也有这种论文机器靠发论文拿奖金,我觉得蹭个作者蛮好,也就没想那么多 。”张兰告诉采访人员,据他了解,那几年科研单位对SCI论文的奖励力度很大,他听说过很多专门写SCI论文“混”奖金的,因此没有怀疑 。
张兰提供的邮件截图显示,王苗称她在国外学习,不方便电话,双方只能通过邮件联系 。在论文初稿被期刊编辑部接收后,王苗要求他先行缴纳论文的版面费 。经过几轮邮件沟通,张兰象征性地对论文成稿进行了润色,并支付了1万多元的期刊版面费 。
王苗还提出,论文没有基金项目的支持很难发表 。为此,张兰将自己导师主持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列为这篇论文的支持方 。他还通过该项目的经费,报销了期刊版面费 。“当时项目经费还剩了些没花完,想着反正花的是国家的钱,能报一点是一点 。”
2019年年底,这篇论文被撤稿 。校方对他展开调查 。这时张兰发现,王苗的手机和邮件均已注销,怎么都联系不上了 。他因此怀疑,王苗并不是她自称的访问学者,而是一个骗取版面费的骗子 。
张兰告诉采访人员:“学校对我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给了我一个不轻的处分,报销的钱也做了退赔 。当时就是毕业前想达到一个单位的引进条件,一念贪心,最后啥好处没捞着,还生生挨了个处分 。”
“像这种骗子,只要各个单位始终拿论文来当考核或者引进条件,始终会有的 。”他说 。
推荐阅读
- 北大|49岁知名香港艺人从北大毕业!毕业论文让网友直呼:请收下我的膝盖!
- 教育部: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全面自查,防止代劳等造假行为
- 竞赛|教育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全面开展自查坚决防止参赛造假
- 小学生竞赛|教育部要求加强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管理,严防造假行为
- |49岁知名香港艺人从北大毕业!毕业论文让网友直呼:
- 竞赛|教育部要求加强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管理:坚决防止家长他人代劳等参赛造假行为
- 查重|是他!49岁北大毕业,论文查重率0.77%,网友:励志大师…
- 教育部要求加强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管理:坚决防止家长他人代劳等参赛造假行为
- 信息披露|拼多多回应GMV造假:信息披露没问题,竞争对手抹黑
- 是他!49岁北大毕业,论文查重率0.77%,网友:励志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