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美联储应对疫情危机的政策逻辑与调整路径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 3月以来 , 美联储重返零利率下限 , 开启无限制量化宽松 , 并创设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工具 , 为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家庭居民、地方政府和海外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 与之相应的是美联储连续16周的快速扩表 。 但6月17日以来 ,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持续回落 , 截至7月8日 , 美联储资产规模已回落至6.97万亿美元 , 扩表进程暂时中断 。
在此背景下 , 本文梳理了美联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逻辑 , 分析美联储的阶段性“缩表”背后的原因机理 , 并预判后续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可能的调整路径 。
一、美联储应对新冠疫情的政策逻辑
(一)美联储政策的逻辑主线
虽然本次疫情属于外生性冲击 , 但由于其冲击范围和力度均为历史罕见 , 尤其是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机理完全不同 。 因此美联储应对本次疫情的政策逻辑及施策对象 , 也都与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时明显不同 。
美联储应对疫情的政策逻辑主线为:快速为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家庭居民、地方政府和海外央行提供融资支持 , 防止疫情的外生冲击进一步恶化为经济的趋势性下行 , 即美联储通过自身资产负债表扩张 , 来换取各部类应对疫情短期停摆的时间 , 以防止出现难以逆转的系统性风险 。
另外 , 尽管美联储在本次应对过程中 , 创设了多项工具用以支持信用市场 , 但并未突破《联邦储备法》的相关规定 。 换言之 , 美联储对于非金融部类融资支持的背后 , 均有财政兜底和担保 , 因而美联储并不承担信用风险 。 此点实际上更为重要 , 因其既涉及到美联储无限量化宽松之外的政策工具的使用上限 , 也涉及这些工具的退出 。
(二)美联储针对各部类的政策措施
(1)美联储支持金融机构的政策
今年3月 , 在疫情、石油价格战和金融风险共振的背景下 , 市场悲观情绪发酵 , 美股发生四次熔断 , 全球投资者恐慌抛售各类资产 , 掀起新一轮美元荒 。
为稳定市场情绪 , 防止美元流动性枯竭和大型金融机构破产 , 美联储积极进行政策干预 , 包括两次紧急降息至零利率、零准备金率、无限制量化宽松和公开市场操作 , 向金融市场投放巨额流动性 。
同时 , 美联储重启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创设的一级交易商信用工具(PDCF) , 向金融机构提供90天期限的流动性;为帮助货币市场基金满足投资者的赎回需求 , 美联储推出了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工具 (MMLF) , 该工具与金融危机期间出台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AMLF)类似 , 但购买的资产范围更广 。
(2)美联储支持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政策
疫情之下 , 实体经济首当其冲 , 企业生产经营停滞 , 家庭收入支出下滑 , 现金流断裂风险高 。 但疫情也同时导致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 , 中介功能暂时失灵 。 因此 , 美联储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 经财政部批准 , 根据《联邦储备法》第13(3)条授权创设了多个货币政策工具 , 直接为信用市场提供资金支持 , 帮助修复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 。
此次美联储出台的信用支持工具 , 包括应对2008年金融海啸时使用过的商业票据融资机制(CPFF)和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以及本次新创设的一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PMCCF)、二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SMCCF)、薪资保护计划便利工具(PPPLF)和大众借贷计划(MSLP) 。 6月15日 , 大众借贷计划正式启动 , 将向员工人数不超过1.5万人或营收不超过50亿美元的美国企业提供最高达6000亿美元的贷款 。
(3)美联储支持地方政府的政策
经受疫情冲击的美国各州政府面临庞大的预算缺口 , 因此 , 美联储创设市政流动性便利(MLF) , 直接向各州以及大型市政当局购买短期票据 。 4月美国疫情加剧 , 美联储扩大了MLF的救助范围 , 将郡级政府的人口门槛从此前的200万人下调为至少50万人 , 市级政府从此前的100万人下调为至少25万人 。


推荐阅读